学院中青班“乡村振兴•基层论坛”顺利举办
9月8日上午,主题为“推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乡村振兴·基层论坛”在学院行知厅举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教育系统干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教育的职责和使命。第三期教育部直属系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暨第六十七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二十二期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论坛由学员、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规划处处长周天明主持。三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生动介绍了自己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实践案例和经验体会。
论坛嘉宾姚爱华现任浙江省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参与台江县对口帮扶工作。他以“一个县、一群人、一件事、一生情”为主线,深入介绍了杭州市余杭区助力贵州台江县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举措和成效。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县”,是中央组织部定点帮扶县、杭州市余杭区对口帮扶县,曾获得2020年“全国城市品牌形象百优县市”“中国全面小康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等荣誉,是乡村振兴中强化东西协作、央地协同的优秀典型。
论坛嘉宾刘隽一现任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副区长、千渭街道党工委书记。她自2017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到中西部基层工作,在实践中成长为千千万万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优秀女性干部代表。她围绕“因循沿革、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三个关键词,深入介绍了陈仓区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论坛嘉宾楚伊晨任职于北京市委办公厅,目前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碣石村进行基层锻炼。他以“绿水青山红色雁翅”为题,介绍了首都生态涵养区在落实“两山”理念、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产业振兴中的主动作为与积极探索。
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论坛使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有效降低疫情风险的同时,既让大家了解到基层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案例,又能与嘉宾实时互动、深入交流,为大家结合自身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带来启发和思考。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员孙马表示,自己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为遵循,努力为“三农”培养出一批情怀深、用得上、留得住的乡村振兴人才。来自东北大学的学员姜玉原表示,高校应当依托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推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供稿:学员、中国教育报移动传播中心副主任 易鑫;学员、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一级主任科员 李德珺;学员、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龙汶;审稿:分班主任、高校管理教研部 李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