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读《苦难辉煌》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第22期高校中层干部专题研修班经典阅读活动体会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为了更好地在党史学习中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2021年10月21日,第22期高校中层干部专题研修班《苦难辉煌》阅读小组围绕书中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描述我们党和军队早年革命史的书籍,《苦难辉煌》从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奏响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乐章。该书可读性强、内容深邃,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这样的深刻理论问题,有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陆诤岚表示,读《苦难辉煌》是在唤起可能被遗忘的历史,充满激情的文字重新唤醒内心的力量,思考中国的未来。作者在大时空背景下,对各类历史资料进行了融汇贯通,展现了20初期中国革命的磨难挫折和峥嵘岁月,最终走向成功与辉煌。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周吉学表示,通过阅读金一南教授的经典著作《苦难辉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萌芽和发展有了基本了解,同时获得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两个问题的答案。尤其是阅读了中国红军四渡赤水这段历史后,被我们党在最艰难的阶段所表现出的坚定、坚韧、坚强和伟大的凝聚力所折服,也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辉煌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历了磨难后,由历史做出的选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岩表示,《苦难辉煌》这本书将“苦难”与“辉煌”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中国今天的辉煌成就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凤凰涅槃,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和团体。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共产党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秉承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的初心信念,一步步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要不忘初心、不畏艰难,牢牢树立忧患意识,从革命先烈的苦难辉煌中汲取营养,跑好属于自己的一段历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新者。
浙江工商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陈新表示,回首这段民族苦难史,既让人痛心,也给人力量。一个经历过苦难的民族,只有不断从这段苦难历史中汲取教训和力量,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奋发有为。我们致敬在民族最苦难时刻挺身而出的那些民族英雄,也感动于在斗争中汇聚起的磅礴民族凝聚力,这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之源。
浙江科技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周乐表示,《苦难辉煌》这本书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了共产党人长征的故事。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共产党人的苦难,长征更是共产党人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学习好践行好长征精神,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贡献我们的力量。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敏辉表示:“我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这是作者金一南教授在著作前言中提出的问题。这铿锵的叩问,应对了总书记曾说过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该书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最深重的苦难与耀眼的辉煌——长征,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每一位品读者牢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掩卷之时也就明白了作为一名党员如何始终保持初心,如何用使命指导自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