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第63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举行党建论坛
9月11日上午,在专家公寓一层鹤卿厅,第63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党建论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论坛由进修班临时党总支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同志主持,来自不同高校的四位学员领导做了重点交流报告。
河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培光同志代表一班做了题为“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北大学为例”的交流报告。他从高校党建工作存在效果显示度不直接的困惑说起,重点阐述了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三个根本性问题。第一,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是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领导的根本要求,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根本要求,是引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根本要求。第二,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比如: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缺乏制度保障和力量支撑,基层党建工作和力度呈现层层递减和“末梢”弱化现象,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第三,要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重点是:完善工作机制扭住基层党建工作的“牛鼻子”,狠抓党建队伍挖掘基层党建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完善组织细则织密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笼子”。最后,王书记介绍了河北大学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方面“抓基层、强规范、创品牌、张特色”的工作思路和经验成绩。
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郝文斌同志代表二班做了题为“‘00后’大学生受网络亚文化影响情况研究”的交流报告。郝校长首先简单介绍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主题和特色,然后结合其所在校“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智库”的前期研究,详细揭示和分析了“00后”大学生受网络亚文化影响的情况。他认为,大学生受网络亚文化影响的主要表征有:网络文字符码“快餐化”契合学生个性特点、网络亚文化强势传播致使主流文化影响式微、网际互动易使大学生产生道德认同问题等三个方面。并分析大学生受网络亚文化影响的主要成因有: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与大学生未来规划不相适应、西方文化隐性传播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网络娱乐文化容易滋生学生的非理性行为、网络亚文化借助网络平台造成学生角色嬗变、网络亚文化借助商业炒作得以快速发展传播等。最后对如何用主流文化引领“网生一代”提出对策建议:一要明晰新理念——将立德树人贯穿高校教育全过程,二要集聚新引擎——发挥主流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三要树立风向标——彰显社会主义道德的独特魅力,四要打造新景观——建构全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化生态。
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明同志代表三班做了题为“练好办学治校基本功,不断加强学校基层党建组织建设”的交流报告。他简单介绍了近年来东北大学党委“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展成果惠党建,党建发展领实践”的工作思路,以及两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的突出成绩,重点交流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做法。第一,注重机制完善,综合施策提升协同力。包括:完善基层党建运行机制,完善基层党建落实机制,完善基层党建保障机制。第二,聚焦特色发展,创新载体提升组织力。包括:推动基层党建理念“明”起来,推动基层党组织“动”起来,推动基层党建效果“实”起来。第三,加强工作探索,强基固本提升创造力。包括:推进基层党建对标创建,推进基层党建质量创优,推进基层党建方法创新。
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潘洵同志代表四班做了题为“新学工:时代新人培育的思考与探索”的交流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对标新时代:新学工的生成逻辑。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四个方面,说明“新学工”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三个方面明确了新任务;从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坚持“以本为本”,推进教育“四个回归”,学生工作的“高、实、严、新”等方面,强调落实新要求;从学生工作游离于教学中心之外、学生工作与作为其对象的学生之间的失衡、学校学生工作存在短板和不足、争夺青年一代思想和心灵的斗争异常复杂尖锐四方面,提醒认识新挑战。二,打造新学工。包括:树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学生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学生工作必须从管理中心向发展服务中心转变等系列新理念;强化“七大思维”,推进学生工作守正创新;把握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评价、工作方式、工作队伍创新转型的新内涵。三、实现新作为。包括:探索一个体系贯通、三大任务聚焦、三条主线驱动、三项工作保障的新模式;开拓形成贯通协同的工作体系、打造一流品质的工作品牌、夯实智能精准的技术支撑、探索高效务实的考核评价、建设素质优良的学工队伍的新途径;强化新学工体制机制改革、新学工思想领航创新、新学工学风建设提升、新学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学工的“智慧学工”、新学工的“学生关爱”、新学工的队伍建设、新学工的业绩考评优化的新举措;练好“学”上下功夫、“谋”上动脑筋、“实”是出真招、“争”上求主动、“稳”上作文章等基本功。
学员们还结合交流报告,进行了热烈的提问和进一步探讨,重点涉及如何通过强化体育锻炼出勤率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如何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如何加强党建制度建设及落实机制建设、如何解决二级党组织建设与基层党建“中梗阻”顽症等问题。 郑水泉书记最后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论坛体现了五个特点:一“高”,站位高、水平高;二“新”,时代新、标准新、思考新、经验新;三“深”,分析深、探索深、总结深;四“特”,各校工作各具特色;五“实”,具有极强的实效性、针对性。 通过本次论坛交流,全体学员均表示大有收获,对进一步推动各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将会起到极大的借鉴、启发作用。(供稿:三班组宣委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余江;审稿:分班主任、学校管理教研部,刘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