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第七十八期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6日
目 录
- 泰国教育代表团访问我院
- 学院2010-2011年度新立课题开题通知
- 2010年上半年申请使用学院学术文库出版基金工作启动
- 中国高教学会第七届优秀获奖成果简介(二)
- 《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
- 成果要报(三十一)
◆ 《“改过从善”:管理者的君子风范——<论语>中的管理智慧之四》(《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30日)
◆ 《“执中贵和”:一以贯之的管理理念——<论语>中的管理智慧之五》(《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6日)
◆ 《张九龄的选官用人思想及其启示》(收入《张九龄学术研究论文集》上册,珠海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 《未来十年欧洲高等教育区优先发展的领域——博洛尼亚进程之<鲁汶公报>》(《世界教育信息》2010.2)
◆ 《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文件选编(1996-2009)》(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版)
泰国教育代表团访问我院
2010年4月9日,以泰国教育部副常任秘书斯维卡女士为团长的泰国教育代表团一行六人顺访我院。常务副院长张兰春、副院长牛文起会见来宾。在双方的交流会上,培训部主任于京天、远程培训部主任郭垒简要介绍了我院教育干部培训及远程培训的具体项目。
常务副院长张兰春对泰国教育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情欢迎,他回顾了2009年2月访问泰国教育部和国家教师与行政人员发展学院,以及同年6月接待泰国教育代表团来访的情况,并相信此次接待泰国教育代表团来访,将进一步促进两国教育特别是与泰国国家教师与行政人员发展学院在教育管理者及教师培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常务副院长张兰春向来宾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成立于1955年,至今已有55年的历史,承担着中国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官员的培训任务,每年面授培训人数约5000人次,范围涵盖教育系统主要领导干部,包括大学的主要领导和中层干部,全国2000多个县市的教育局长和部分中小学校长等。培训以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为主要内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出台后,中国将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在国家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中发挥着示范和辐射的重要作用。
斯维卡女士介绍了目前泰国教育发展的形势。泰国政府已经启动第二轮十年教育改革,增加教育投入,计划今后三年对泰国的50万名教师和中小学教育行政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教育质量。此次泰国教育代表团访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目的就是学习了解我院的培训项目,交流经验,并探讨未来合作与交流的领域和具体内容。
在了解了我院培训及远程培训的情况后,斯维卡女士提出希望在我院帮助下,完善泰国国家教师与行政人员发展学院的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平台,开展泰国地方教育督察来华培训及加强泰国国家教师与行政人员发展学院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及行政人员交流。常务副院长张兰春对上述想法表示同意,并提出由泰方进一步细化要求,双方保持沟通,促成以上项目的落实。
交流会前,代表团在副院长牛文起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及我院培训会议设施。我院完善的培训会议设施给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科研与合作交流处及院办有关同志参加交流会。泰方参加交流会的还有:教育部总督察楚莱拉、国际合作局专家杜瑞亚,国家教师与行政人员发展学院讲师普拉蒂、人力资源官员普拉西和田希特。
(执笔人:李强)
学院2010-2011年度新立课题开题通知
学院2010-2011年度科研课题评审日前结束,共20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重点课题5项、一般课题9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所有立项课题业经一周公示通过。
根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暂行条例》和《关于2010-2011年度科研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促进课题顺利开展,确保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所有立项课题须经开题、中期报告和鉴定结题三个环节。
2.重点课题将集中开题。学院暂定5月11日(星期二)组织重点课题开题报告会,请各课题组加强论证,确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思路和人员分工,并于5月底前提交开题报告于科研信箱keyan@naea.edu.cn。
3. 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开题会由各教研部组织,原则上至少邀请两位本部门以外的学者参加。课题主持人为兼职教师者,参加所挂靠教研部的开题会。请各课题负责人加强论证,确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思路,并于5月底前提交开题报告于科研信箱keyan@naea.edu.cn,后由学术委员会审议。
4.课题经费将分三次拨付。开题通过后拨付40%作为启动费,中期报告通过后拨付30%,结题合格后,付清余额。逾期开题或开题不合格将取消立项。
2010年上半年申请使用学院学术文库出版基金工作启动
根据学院2010年科研工作计划,2010年上半年学院学术文库出版基金申请工作现启动。
请准备申请使用出版基金的科研人员认真阅读《学院学术文库出版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院字[2004]8号),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实填写《学术文库出版基金使用申请表》(请各申请者于学院外网“学术科研”—“学术文库”栏目下载),备齐相关证明材料,并于2010年5月14日(周五)前一并交出版基金管理办公室(科研处)冯文宇同志处,并提交电子版于学院科研信箱keyan@naea.edu.cn。
中国高教学会第七届优秀获奖成果简介(二)
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
论文作者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学飞教授,文章首发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985工程”(即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格局和未来走向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对我国高等教育影响深远。论文通过对该项政策产生的背景、过程、延续和存在问题的研究和具体分析,为我们认识中国重大公共政策的形成以及提炼有一定解释力的政策理论,并预测今后中国教育政策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文共分四个部分:一是“985工程”作为国家政策的形成过程,是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大学提出能够引起决策者共鸣的政策诉求,政府积极回应,凭借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事件,推动重大政策出台;二是“985工程”政策的形成背景,是它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目标紧密相关,即“为了实现现代化,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成为国家政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985工程”政策得以延续,是实施这一政策的国际国内背景没有重大变化,一期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联盟;四是“985工程”政策存在政策目标较为模糊、实现政策目标的代价尚难以计算、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在多长时间内持续支持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
论文原创性地提出,“985工程”是一项典型的理想导向而非问题导向型的政策制定,具有先有宏大政策目标的宣示,之后才有政策方案的设计,价值判断在先,政策方案在后的鲜明特点。基于论文的原创性,该论文荣获中国高教学会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成果要报(三十一)
“改过从善”:管理者的君子风范
——《论语》中的管理智慧之四
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30日
作者:于建福(科研与合作交流处处长、教授、博士)
作者:于建福(科研与合作交流处处长、教授、博士)
【摘 要】学校管理者忠于职守,对所从事的事业尽职尽责,并为此而改过从善,就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并有益于人格的完善,也有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本文认为,管理者首先要勇于改过,同时要“择善而从”,“择仁而处”,“见贤思齐”;严于律己的同时,应宽以待人,薄责于人,允许他人犯错误,也给他人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一旦认识和改正了错误,就应给予赞许,就应既往不咎,不可过分苛责;对上级之过,应出于对事业的忠诚,不妨犯颜直谏,但应谏之以道,并把握时机,适可而止。作为肩负使命的学校管理者,在谄媚之风盛行、谀颂之词泛滥的情况下,切不可只喜欢听赞扬的话,厌恶逆耳之言,而应警惕谄媚之言,多听规劝之语,以免给学校发展带来灾难。
“执中贵和”:一以贯之的管理理念
——《论语》中的管理智慧之五
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6日
作者:于建福(科研与合作交流处处长、教授、博士)
【摘 要】恪守中道对治校理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管理者要把握“度”,善于执两用中,适当处理各种关系,力求无“过”与“不及”,使自己的言行态度适得其宜。应以和为贵,追求自我身心的和谐,自身与群体的和谐,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团队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兼听则明,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善于取长补短,善于促进各种事物的协调发展,若简单地认同或盲从附和,势必铸成大错。要志于道,合乎理,适其时,行其权,求其中,得其宜;既要理智地权衡利弊得失,又要善于把握轻重缓急,区分对象,选择时机,采取恰当的行为方式,与时偕行,始终保持科学发展的强势,将学校打造成教职员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莘莘学子快乐成长和谐发展的沃土。
张九龄的选官用人思想及其启示
收入《张九龄学术研究论文集》上册
珠海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作者:郭锋(社会科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
【摘 要】作者于2008年11月参加了广东韶关召开的张九龄诞辰133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提交的学术论文《张九龄的选官用人思想及其启示》收入《张九龄学术研究论文集》。该文从借鉴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出发,就张九龄的选官用人思想、行为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得出了“文凭重要,真才实学更重要;能力重要,敢于讲真话更重要;从中央部门做起重要,从地方基层做起更重要”三个方面的启示。
未来十年欧洲高等教育区优先发展的领域
——博洛尼亚进程之《鲁汶公报》
发表于《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第2期
作者:佛朝晖(教育行政教研部教师、博士)
【摘 要】2009年4月28-29日,博洛尼亚进程第六次部长级峰会在比利时的鲁汶大学召开。会议对过去十年博洛尼亚进程的成果进行评估,讨论未来十年该进程的优先发展领域,最后发表了题为“未来十年欧洲高等教育区优先发展的领域”的《鲁汶公报》。文章以《鲁汶公报》的主要内容为基础,指出未来十年欧洲高等教育区着重发展的领域是“高等教育社会公平、终身学习、就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教学宗旨、教育、科研和创新的融合、高等教育开放性、人员流动、数据收集、多维度的透明工具和经费支持”。《鲁汶公报》的发表是博洛尼亚进程的新起点,对于转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文件选编(1996-2009)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组编
【摘 要】职业教育法规政策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保障。我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收集、整理中央、地方和各部委制定与颁布的400多个政策法规文件的基础上,精选147个,汇成本书。本书所选文件均为面向社会公开文件,共分四编:国家法律、国务院法规,教育部及有关部门文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有关部门文件,地方文件,其特点在于比较综合,各编又按专题分类编辑。本书是我院《职教法》修订调研课题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为有关部门和研究人员查阅、整理和研究文献提供方便,同时也便于职教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职业院校校长、教师等了解自《职教法》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政策轨迹和大政方针导向。本书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策划并选编。此项工作得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研室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