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智库 > 科研智库详情页

科研智库

科研动态第七十六期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目  录
  1. 科研与合作交流处2010年工作要点
  2. 2009年度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奖励
  3. 我院教授为2009级Ed. D.开设《高等学校管理专题》
  4. 2010年上半年访学工作座谈会举行
  5. 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2010年10月赴日本研修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会召开
  6.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申报工作启动
  7. 纪念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25周年专题(八):历任理事长简介
    邸鸿勋——第一至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8. 成果要报(二十九)
     ◆ 《关于高校领导者思维品质和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 《“修己以安人”:管理者的根本与旨归——<论语>中的管理智慧之一》(《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9日)
     ◆ 《日本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制改革方向——重建教育财政中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教育与经济》2009年第4期)
     ◆ 《当前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面临的问题》(《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科研与合作交流处2010年工作要点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学院2006-2010年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的科研与合作交流任务,继续着力提升学院学术科研实力,继续打造国内国际研究合作交流平台,根据学院2010年度工作计划和实际需要,特提出本年度科研与合作交流工作要点。
      一、科研组织管理
      1、课题立项。2月下旬至3月底组织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课题申报工作; 3月,完成2010-2011年度学院科研课题立项工作;随时组织申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及北京市各类规划课题。
      2、课题管理。6月前,督促完成2010-2011年学院立项课题开题工作;年底前,完成相关课题的中期检查和年度检查工作。
      3、组织学术讲坛。针对学术前沿和教育热点问题,结合各类立项课题研究和结题,不定期组织学术讲坛。
      4、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专兼职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
      5、学术文库建设。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将于5月和10月,分别组织学术文库出版基金申请与审定工作。
      6、科研成果奖励。落实2009年度学院专兼职教师的科研成果统计及奖励工作;年底启动本年度学院专兼职教师的科研成果统计及奖励工作。  
      二、国内合作交流
      1、接收访问学者。安排好上半年一位访问学者在学院的访学活动。启动下半年访问学者的申请和接待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访问学者工作实施细则”。
      2、与北师大教育博士合作培养。继续与北师大合作开展教育博士培养工作,进一步发挥已聘兼职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3、与北大教育博士合作培养。积极开展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的教育博士的面试、录取与培养工作,完成“高校管理专题”授课任务。
      4、论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
      三、国际合作交流
      1、海外培训。合作完成教育部、外专局“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项目”2010年我院承担的3期培训项目(包括5月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主题的“密西根班”;10至11月计划派出的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以“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的中国师范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赴日本名古屋等一流大学以“高水平大学质量建设”为主题的研讨班),承担计划拟定、对外联系及出国培训外事手续的办理;启动并合作完成教育部高教司主管的“中西部高校领导干部国内外研修项目”有关任务,参与做好前期调研工作。
      2、海外成果开发。与多方面协调,努力推动海外成果开发,争取尽早出版。
      3、短期出访团组。在国际司及院领导的领导下,完成好2010年3月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三国教育干部培训考察团有关组织工作,保持与国际司亚非处的沟通,做好计划和相关落实工作。
      4、校际合作交流。围绕学院培训、科研及教师发展,继续推进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伦敦南岸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及韩国、日本等国家有关大学或机构,以及世行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争取下半年继续派教师赴伦敦南岸大学访学,协助社科部做好与德州农工大学合作的德州中学史地教师来华研修班工作。积极探讨与英国文化协会、韩国教育科学技术研修院等大学和机构交流与合作的具体项目。
      5、接待来访。做好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友人来访工作,围绕学院培训、科研及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探讨未来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和实际项目。
      6、对外宣传。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及时在外网英文网页发布学院培训、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重要新闻,及时更新栏目内容。
      7、做好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所承担的相关工作。
      四、研究会秘书处工作
      1、全力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相关活动。
      2、年会筹备及换届工作。做好高教管理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的各项筹备工作。酝酿2010年学术年会主题、时间和地点,并于4月讨论确定,发出年会通知。按《章程》做好换届工作。组织编写年会资料,汇集年会论文。
      3、成果开发。年会前,完成2009年学术年会的成果开发及出版工作。年会后,启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的开发工作。
      4、加强学会内部的学术交流活动和信息交流工作。继续协办好《高校教育管理》,重点办好“经典名著研读”等特色专栏。
      5、经费保障。加大会费收缴力度,为研究会日常运行、会刊或协办刊物的赠阅、课题立项和研究的启动,提供经费支持。
 
2009年度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奖励
 
      根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成果奖励暂行规定》,经2010年3月9日院长办公会决定,对学院2009年度多项科研成果给予奖励。
      2009年度共38人94项科研成果符合奖励条件,其中在《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A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B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1篇;在《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学术论文6篇;在《中国教育报》国家级报纸发表学术论文10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的专著参著11部,论著3部;3项获奖成果获得奖励。
 
我院教授为2009级Ed. D.开设《高等学校管理专题》
 
      2010年1月9日至1月22日,我院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开设了2009级Ed. D.寒假课程。开设的课程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专题》、《组织理论与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其中,《高等学校管理专题》由我院教授承担。我院教授开设的专题包括:《建设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动态》(史朝)、《高校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赵庆典)、《大学之道与文化自觉——兼谈经典教育》、《孔子的为政之道——基于<论语>的探讨》(于建福)。根据“教学大纲”,博士生将围绕《高等学校管理专题》课程,结合自身实际,独立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2010年上半年访学工作座谈会举行
 
      为进一步加强与有关教学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开发科研资源,根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接受国内访问学者暂行办法》和学院年度工作计划,学院启动了2010年上半年接受国内访问学者的工作。经科研与合作交流处初步审核并报学院决定,2010年上半年接受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孙剑坪副教授来院访学。访学时间为2010年3月-6月。孙剑坪副教授的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访学专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适应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此次访学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
      3月4日下午,受学院副院长牛文起委托,科研与合作交流处组织了访问学者座谈会。社会科学教研部郭锋、学校管理教研部赵庆典、国际教育教研部史朝、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许玉乾、人事处王治军、远程培训部郭垒、科研与合作交流处于建福、许淑红等同志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孙剑坪同志就访学专题设计、项目实施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学院受访部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畅谈了对接收访问学者项目实施的设想。大家首先对孙剑坪副教授来访表示欢迎,并就专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适应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来访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交流,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目前学院已经接收了四批次访问学者,访学制度逐步实现规范化。学院独具特色的学术氛围,丰富的培训资源为访学者们搭建了相关课题研究的平台,访学工作也为学院教学与科研提供了新的启示,对学院学科建设和对实践问题的关注都很有益处。访学者带着研究课题走进课堂,进入部门,有利于研究专题的顺利实施,其研究成果也更富有针对性。听了大家的意见后,孙剑坪副教授表示,非常感谢学院提供此次访学机会,在4个月的访学期间,将充分利用学院培训资源,结合研究的选题,争取学有所获,圆满完成访学任务。
 
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2010年10月赴日本研修班
实施方案征求意见会召开
 
      根据教育部直属司要求,为增强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2010年10月赴日本研修班的培训效果,科研与合作交流处于2010年3月3日召开了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2010年10月赴日本研修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副院长牛文起出席会议,学院曾在日本留学和研修的国家教育教研部主任史朝研究员、杂志社社长陈丽萍副教授、教育行政教育部教师包金玲副研究员、培训部严加红副研究员参加会议,科研与合作交流处副处长许淑红主持会议。
      会上,副院长牛文起对召开此次征求意见座谈会的背景和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他谈到,今年10月学院将在日本举办为期21天的高校领导海外培训,名古屋大学为主培训单位,同时将实地参观了解几所与培训专题相关的、富有特色的其他高校,并在周末安排文化参观活动。与会同志对实施方案中的培训主题、培训内容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建议。
(执笔人:李强)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2010年度课题申报工作启动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申报工作近日启动。
      凡申报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项目者请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http://onsgep.moe.edu.cn)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单列学科教育学(网址:http://www.npopss-cn.gov.cn)下载项目申报所需的有关材料(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重大(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2010年度课题指南》、《课题申请·评审书》及《活页论证》等)。
      申报课题截止时间为2010年3月31日。请各申请者务必于2010年3月26日前将申报材料报冯文宇处,《课题申请·评审书》报送一式3份(原件1份,复印件2份),《活页论证表》7份,并提交电子版于信箱keyan@naea.edu.cn。申请书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成册。要确保电子申报数据和纸质申报数据的一致性。
 
纪念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25周年专题(八)
邸 鸿 勋
——第一至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邸鸿勋,男,汉族,1936年11月27日生,河北省唐县人,中共党员。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留校,历任年级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系党总支副书记、党委青年部部长兼校团委书记。1976年创办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学理科教学》杂志,任副主编、主编。  1982年调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曾任主任,副研究员。1988年,调任轻工业部,历任教育司副司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总编辑,编审。1998年后,受聘于多所民办院校任教授、副校长、院长。
      邸鸿勋较早开展现代管理等新学科研究、传播, 长期潜心研究管理科学和管理改革。主编或副主编《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学校管理专论》、《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辞典》、《高等教育管理科学化研究》、《科技人才培养与管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论管理与管理人才》等书。
      1983年,在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期间,邸鸿勋倡议发起建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在全国首届高教管理学术研讨会上,被推举为筹备组副组长(常务),具体负责筹建工作,结合“高教管理研究”课题调研,到全国各地沟通、酝酿。于1984年11月27日,召开成立大会,被推举为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以及此后连续5届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六届)等,做出了大量组织服务工作和研究成果。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的创立、建设、发展和研究,做出了贡献。
 
成果要报(二十九)
 
关于高校领导者思维品质和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表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作者:郑树山(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摘 要】基于高校领导者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以及高校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与研究,本人认为高校领导者素质能力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形成深邃的认识视角和卓越的思维品质,增强求新求变的胆略和驾驭全局的办学治校能力。同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培训质量,是增强高校领导者能力素质的必然要求。
 
“修己以安人”:管理者的根本与旨归
——《论语》中的管理智慧之一
 
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9日
作者:于建福(科研与合作交流处处长、教授、博士)
 
       【摘 要】《论语》作为中华文化传世经典,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为人处世哲理、为学育人理念、修己安人之道、为政惠民智慧、尚中贵和精神,对于管理者滋润心灵、涵养人格、提升办学理念、增进管理智慧大有裨益。本文认为,“修己以安人”是管理者立身之根本和所应担当的社会责任。管理者应坚持“修己安人”的君子之守,首重“修己”,打好安身安人的根基;增进学养,在管理中展现学识魅力;修养自身内在品质,追求道义和真理,在管理中体现人格魅力;力求深思熟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胜任力,在管理中施展聪明才智;讲均衡,求和谐,力求每位成员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日本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制改革方向
——重建教育财政中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发表于《教育与经济》2009年第4期(季刊)
作者:包金玲(教育行政教研部副研究员)
 
      【摘 要】近年来,伴随地方分权化,日本开始改革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制度。通过财政制度的集权化和财政调整制度相结合的财政运行系统改革,日本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实行由国库负担制向削减国库负担比例,义务教育经费实行定额化、交付金化以及一般财源化。日本开始重新构建教育财政中的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当前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面临的问题
 
发表于《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作者:包金玲(教育行政教研部副研究员)
 
      【摘 要】伴随教育过程日益复杂化,教育制度设计面临诸多的变数。评价一项教育制度改革成功与否,有必要基于动态的、客观的考察和分析。1998年以来,日本开始推进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从改革最初的设定到改革的实际进展来看,当前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进展缓慢,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仍以集权型为主;法律制度建设和国家意志相结合,阻碍了教育自主性;受教育政治中立性原则的影响,居民参与缺乏法律保障。
搜索

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
搜 索
热搜词: 萧山 大学 校长 中央
高级检索 政策文件检索
搜索结果:
文件格式:
全部 所有格式 WORD PPT EXCEL PDF TXT ZIP
时间范围:
全部时间 一年内 一月内 一周内 自定义

结果排序:
按相关度 按日期倒序 按日期正序
搜索位置:
标题 正文 附件
关键词:
发文机构:
发文字号:
日期:
搜索位置:
全文 标题
结果排序:
按相关度排序 按发布日期倒序 按实施日期倒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