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弘扬大学精神 承担社会责任”
——第52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举办专题学员论坛
9月11日下午,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大学精神,承担社会责任”的主题,第52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办学员论坛。本次论坛共有六位学员代表作主题发言,大家交流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并结合所在学校的改革发展和本职工作分享了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学员们一致认为,作为高校中青年管理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一定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一定要深刻领会“两个牢牢把握”是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项重大战略判断;一定要深刻领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一定要深刻领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新要求。
首先,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年底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员们认真梳理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大学使命”的各阶段讲话摘要,认为总书记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政治方向。因此,高校应认真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原则和核心任务,切实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等功能,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其次,高校要遵循规律办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学办大学”的思想中,既有把握政治方向的内涵,也有遵循办学规律的要求。学员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工作畅谈了自己的认识。认为高校办学要满足国家需求,要有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要传承传统文化的血脉,要借鉴融合世界经验。
再次,高校办学要做好社会服务。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最终落脚点都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高校要坚持各自的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要凸显特色、各尽所能,在坚持强化社会责任担当的前提下,或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或坚持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努力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为。
最后,高校办学要坚持文化引领。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独特的国情。因此,高校要注重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以文化建设为引领,要追求真理,也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论坛,全体学员再一次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全面认识,对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大学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自己和学校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更加明确了责任和使命。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积极抢抓机遇,主动迎接挑战,面向世界,放眼未来,撸起袖子,加油干,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永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