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才培养和孵化功能 促进校企结合和成果转化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03日
2006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项目之一的法德培训考察团围绕“大学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两个主题,经过一周的法国高等教育宏观背景学习之后,自10月23日开始,进入第二周的学习。
10月23日上午,法国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亚洲项目官员Pierre Goldenberg先生就法国高等教育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区别、法国高等学校的淘汰率、法国高等教育的优势等问题回答了学员的提问。考察团了解到,法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教育方面,始终遵循“免费、义务、世俗”的原则。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和类型非常丰富,既有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又有职业教育体系。普通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是大学校,即工程师学校,有严格的入学制度,并且淘汰率较高;大众教育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法国高等教育渠道畅通,各种形式的教育之间可以转换。法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特色,为法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挥大学孵化功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近现代社会,大学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场所,也是科学研究的中心。大学的科学研究成果如何尽快转化、如何为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23日下午,考察团考察了位于巴黎东部的马恩河谷大学。这是一所年轻的综合性技术大学(缺艺术和医学学科),成立于1991年。共有11000名学生,400多个教师,23个研究实验室;可以颁发170个本科文凭,54个硕士文凭,5个博士文凭。学校规模较小,但科研活动比较活跃。马恩河谷大学是成立于1994年的法国高等教育科研联盟的重要成员之一,它致力于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并且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Pascal Janots先生是马恩河谷大学工商项目部的负责人,他着重介绍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他认为,科研成果转化就是通过学术研究,使知识传递和知识生产创造附加值的过程。科研成果转化不仅需要工业合作者、专利,而且还需要广泛宣传、培训、咨询、进入应用等等。马恩河谷大学的工商活动服务部成立于2005年,其宗旨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企业建立关系;管理研究合同的执行,如制定预算、聘任临时人员、确定长期人员的奖金等。工商活动服务部的工作方式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搜集数据和网络沟通,质量过程控制,界定文件的内容。其目标是保证科研成果转化活动快捷、可变、有效。在工作过程中,重要的是交换关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内容。科研转化项目涉及到:文化的融合(包括公共利益与市场利益的冲突、研究与工业的价值逻辑)、适应变化、成本控制和知识产权问题。一个科研转化项目一般包括四个部分:项目的使命、工作组的具体构成(科研管理者和团队、合作者)、拥有的资源(设备、材料、经费等)、项目完成的期限。同时,还需要做好项目的预算,既要考虑综合成本,包括直接非附加成本(如长期人员开支、分期偿付的设备)以及非直接成本(如建筑、全部管理费用),还要考虑附加成本,包括人员雇佣费、奖金、分期偿付的新设备、旅行费用、交通等等。除此之外,知识产权也是应该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研究者的知识产权和公司的知识产权。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自由发表论文的权利、知识产权的分红、保密和共享专利等问题。公司关注的是市场的竞争力、长期的自信力、自己专利等问题。马恩河谷大学工商活动服务部虽然只有2个人,但是已经签订了55个合同,价值达1.4亿欧元。Pascal Janots先生认为,一个好的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四个条件:竞争、合作、公共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如法律、商业、经济等方面的人才)。
10月25日,培训考察团全天考察了杜埃矿业大学,受到了校方的热情接待,给大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5日上午,主要是听取副校长和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了杜埃矿大的基本情况,下午参观了有关实验室。
杜埃矿大是法国矿大联合大学7个学校之一,属于大学校系列,即工程师学校,是工业部管理的四所大学之一。学校有三个任务:第一,培养人才,即工程师;第二,根据企业和社会的要求进行科学研究;第三,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帮助,并提供技术转让。法国共有250多所工程师大学,该校位于前7名。该校有三个校区, 6个系,共900名学生,每年毕业270名。320名常任工作人员,含科研人员。学校设有宿舍、食堂。2005年预算有3亿人民币(3000万欧元),其中一半是国家拨款,其它是自筹。
杜埃矿大有三个特点:
第一,围绕社会要求培养人才,主要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工程师。培养模式是:一年级上公共课,包括人文科学,法语等;专业课主要集中在后2年。后2年是硕士教育,为今后就业做准备。学校设有8个专业:化学、环保、计算机、工业自动化、机械、聚合材料、土木工程等,同时,还开设选修课,如商务、国际管理、科研研究、企业管理、采购、物流、法律仲裁。
第二,注重教学改革,重视实践环节。杜埃矿大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小组为主开展讨论和教师指导的教学。教学内容以先进的工业技术为主。企业到学校举行论坛,开发学生的能力。讨论、论坛是企业提出的要求,企业要求学生具有活动能力、思维能力。强化实习制度,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要付给学生每个月500——1500欧元不等的费用。杜埃矿大的国际化日益明显,原来规定在12个月实习中,其中有3个月要到国外去学习,现在延长到6个月。
第三,学校发展注重品牌效应。杜埃矿大的科研十分关注国家安全和社会民生。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能源、材料、信息工程。矿大这个名称已经存在2个世纪了,现在仍保留原来的名称,并不会影响到招生。在法国矿业大学非常有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吸引很多学生入学。这一点与我国高等学校形成鲜明对比,我国许多高等学校纷纷更名,甚至不惜失去多年形成的品牌。杜埃矿大的做法值得我们反思。
第四,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杜埃矿大科研管理部门向我们介绍了具有法国特色的研究组织ARMINES和TRANSVALOR,特别是ARMINES,是法国第一个通过合同进行研究的机构。这两个中介组织的宗旨是:帮助企业找到大学合作实验室,收集大学研究课题。具有法国特色的另外一个研究机构是竞争中心。它是在2004年底,法国工业部向大学发出通过科研项目组织大学参与科研的号召而成立的。竞争中心的存在需要得到部委的认可,其目的是向国家申请研究项目经费,获得经费支持,开展科学研究。竞争中心所开展的研究均为社会所关心的重要领域,如能源、新材料、信息工程等,为法国社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促进高校与企业结合
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毫无例外,但是,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培养有用的人才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实问题。
在法国,高等教育是“两条腿走路”,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存,而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
2005年10月26日上午,培训考察团考察了阿图瓦大学。阿图瓦大学创建于1992年,规模不大,有11000名学生。该校有两个特点:第一,多校区办学。共有5个校区,分布在方圆约35公里之内的不同地区。如白郡,主要是职业技术教育;篮斯主要是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工程、生命科学。在杜埃还有一个法学院。第二,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涵盖了所有学科。阿图瓦大学历来重视发展合作关系,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
26日下午,培训考察团专门考察了阿图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学院主要从事技术教育,培养技术人员。毕业生授予大学技术文凭,学制2年,学生要学完1800个学时。阿图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有两个特色:
第一、职业技术教育实行企业定向半脱产教育。阿图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Pierre Boulet先生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物,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80年之后,他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以分析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得到企业的重用和晋升。其结论是:增加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这样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企业定向半脱产教育由企业出资。阿图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是实施企业定向半脱产教育的代表。从1982年开始,学院展开半定向培训,实行轮回制度,学生前三周在大学学习,后三周在企业实习。一年之中,学生大约有23周在学校学习,23周在企业实习。阿图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每年接受450个学时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算工龄,相当于半工半读。培养一个这样的学生需3500欧元。目前这种教学法正在法国推广。这种体系的好处是:不仅使学生更成熟,而且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拿到工资。
第二、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学徒制(也称职业合同制)。职业合同制也是阿图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创造。它是由企业行会出资。教学模式基本与企业定向半脱产教育一样。在阿图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1200名学生有240多名半工半读。该学院现有教师120名,外请企业教师280名。法国规定:职业技术院校20%的课程必须由校外人员授课。来上课的很多是学校的毕业生。教学组织很有特点,即企业的教师是师傅,技术任务书规定所学课程,技术任务书要交给师傅。本校教师每年到企业3-4次,每一个半月和学生进行一次面谈。本校教师每年要开5次会议,了解学生的情况,这种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院长要经常听取企业的建议,每年访问200家企业,院长出国要访问大学,接触工商机构。大学要融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目的是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阿图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Pierre Boulet先生认为:学校要培养有用的人才,优化教育是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学校应该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如科研和技术转换。正因为这样,阿图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验室的试验设施基本上是与企业运行的设备同步,学生通过校内的实习就能够掌握企业的基本工作流程,适应企业的需要,得到企业的认可,促进高等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为经济发展提供真正的支持,从而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的,实现高等学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
执笔人:王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