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培训 > 培训教育详情页

教育培训

游戏的魅力——氛围营造的角度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5日
游戏的魅力
——氛围营造的角度
 
      5月7日,第三期培训者沙龙在贻芳厅如期举行,培训部徐丽丽与大家交流了用游戏来营造培训氛围的方法,并带大家体验了在学院培训班次上曾广泛使用、深受学员欢迎的经典游戏。教研室的赵庆典主任、丁月牙副主任、杨艳玲副主任、杨红霞博士、茶世俊博士以及培训部于京天主任、李静波副主任等参加沙龙,亲身体验了游戏的魅力。
      一、为什么要用游戏
      首先,氛围影响着人的行为。
      群体动力学创始人勒温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B=f(PE),B是行为,P是个人,E是环境。根据勒温的理论,人的行为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通常,在一个紧张、陌生的环境里,学员会把自己的心灵包裹起来,在拘谨中难以产生真正的沟通与交流。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应该是宽松、融洽、支持性的。对于成人短期培训,想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培训机构就要着力于为学员提供一个学习的“场”,一个通过报告、论坛、研讨、考察、文体活动、聚餐、后勤服务等各种形式构建起来的,适宜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其次,游戏营造氛围的效果显著。
      在学院提供的大环境下,班主任具体承担着营造学员间相互支持、彼此信任氛围的责任。班主任营造氛围的方式有很多,游戏是其中一种,并具有其它形式难以比拟的优势。(1)游戏成本低廉、操作灵活。很多游戏对道具、场地、参加人数没有硬性要求,操作简便、灵活。沙龙中介绍的游戏正是在空间狭小的圆桌会议室中多次使用过的,班主任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组合、调整。(2)游戏形式活泼、效果显著。从实践经验来看,即使是职务、职称、年龄都高的“三高”人群,也难以抵挡形式活泼、难度适宜游戏的魅力。带学员做游戏的过程,也是“见证奇迹”的过程,学员游戏后迅速松弛、融洽下来的神奇效果会让每一位组织者对游戏的魅力惊叹不已。(3)游戏拉近距离、凝聚人心。学员在游戏中,通过言语、肢体接触自然会卷入真实的情感,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使班级更加团结。特别是一些专门的团队建设游戏更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第三,组织游戏有利于塑造班主任的专业形象。
      作为班主任,面对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学员,要做到专业上的引导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可以用自身对培训专业化的认识和把握来帮助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得更好。游戏看似简单,但都经过精心策划。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班主任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敬业、专业,在学员心目中树立起专业培训者的形象,学员更能理解、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与班主任的感情也更真挚、深厚。看到学员“乐在其中”的笑脸,听到学员“坚持做下去”的真诚鼓励,自己也能深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感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二、游戏前的准备
      首先,班主任要有带班的角色意识。
      开班之初,学院就会要求参训者转变角色,不管多高的职务、多大的年龄,都要作为一名普通学员参加学习,但却很少对班主任提出这样的要求,其实,学员要转变角色,班主任同样需要。不管参训者是什么年龄、级别、有多少成就,班主任都应该把他(她)当成学员,实行无差别对待,而不是对高级别干部小心周全,对普通教师就随便马虎。班主任转变了角色,才会带动学员转变角色,各自角色到位,就更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培训氛围。2010年第三期市长、厅长班在学院举办,对于高级别的领导干部班,上至学院、下到班主任,都高度重视。重视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忽视了他们的学员身份,和班主任的带班身份。根据多年来组织游戏积累的经验和胆识,徐丽丽还是坚持用简单游戏来为高级别领导干部破冰。在游戏过程中,坚冰瞬间融化了,学员在满面笑容中建立起融洽、信任的关系。这次实践再次验证了游戏的强大力量。
      其次,根据学员特点选择游戏。
      游戏没有好坏之分,适宜的就是最好的。学院参训学员组成复杂,年龄跨度大,级别众多,涉及高校、基教、职教等不同教育领域,总的来说,不管什么年龄、级别的学员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希望在众人面前展现一个比较好的形象。在选择游戏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员的这一心理特点,不要选择那些难度太大,会让学员觉得难堪、有损形象、心里难以接受的游戏。在谨慎选择的同时,也要大胆使用。沙龙中所介绍的游戏,都是多次在学院的主要班次上使用过的,实践证明非常实用、好用、深受学员欢迎,大家可以大胆尝试,并在实际运用中添加个性化的创造。
第三,根据培训进程选择游戏。
      不管时间长短,一次完整的培训都会包括启动、实施和结束三大环节。氛围的营造是贯穿在整个培训进程当中的,营造氛围的游戏自然要根据进程的不同做相应的选择。启动阶段可以选择破冰游戏,帮助学员思想解冻、精神暖身,消除陌生感,建立信任和团队意识。实施阶段可以通过一些热身游戏,缓解疲劳,激发热情,营造专注投入的氛围,自然过渡到主题教学内容。结束阶段用处理情绪的游戏可以更好地处理离别前的伤感,升华对学院、对班级的情感,进一步提高凝聚力。
      三、经典游戏组合
      根据三年来不断地学习、实践、修正、创新,在丁月牙、杨艳玲等学院老师以及中英项目、参训学员的启发下,徐丽丽摸索出一套可广泛适用于不同学员,且效果非常好的经典游戏组合,并在沙龙中带大家进行了体验。这一组合按照培训进程涵盖了培训启动、实施和结束的全过程,多次在学院会议室使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启动阶段
      启动阶段也叫破冰,要实现三大功能,帮助参与者彼此熟悉,形成融洽、信任的氛围以及建立起共同的行为规范。
      关于彼此熟悉,形成氛围方面,如果学员完全初次见面,没有经过会餐环节,可用一句话介绍名字并改变称呼左右握手、串糖葫芦、棒打薄情郎、投球问名等游戏;如果学员先会餐,然后才第一次分班活动,破冰的时候可以直接做串糖葫芦、棒打薄情郎或投球问名;如果是中期学员分岗位对口交流,部分学员认识,部分不认识,可以用一张A4纸让学员制作个性桌签的方式破冰,也可以串糖葫芦;如果是外出考察,大部分学员不认识,可以在车上做串糖葫芦。
      1,一句话介绍名字并改变称呼左右握手
      游戏目的:彼此间熟悉名字,转变角色,营造氛围
      需要道具:无
      游戏步骤:(1)要求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2)介绍完后跟左右学员握手,并叫出他们的名字,称呼“***同学”或不叫姓直呼名字。
      注意事项:(1)只介绍名字,不涉及单位;(2)与左右学员握手时,在称呼上决不能叫职务,只能叫“同学”或用亲昵的名字。
      2,串糖葫芦
      游戏目的:记住彼此的名字、单位,了解兴趣爱好,便于开展活动
      需要道具:无
      游戏步骤:(1)20个人的小班可分成两组分别进行;(2)第一个人说,“我是来自***喜欢***的***。”第二个人接前一个人,“我是坐在来自***喜欢***的***旁边的,来自***喜欢***的***”,如此类推。
      注意事项:(1)可以做提示用的桌签、通讯录、学员自己记在本子上的名字都要收起来;  (2)对学员的畏难情绪表示理解,但鼓励他们尝试;(3)说的时候,鼓励大家一起重复;(4)除兴趣爱好外,可根据需要串接不同的内容,创造不同的变式。
      3,棒打薄情郎
      游戏目的:检验名字是否记忆准确
      需要道具:用纸卷成“棍子”
      游戏步骤:(1)招募志愿者一人,志愿者手持“纸棍”站在会议桌中间的空地上;(2)其它学员调整相互间的位置,使左右相邻的学员与之前不同;(3)教师随意喊出一个学员的名字,被喊到名字的学员不动,其左右相邻的学员要迅速起立,否则即被志愿者棒击;(4)反复几次后,可再次调整位置,重复做几次。
      注意事项:(1)注意左右相邻学员的调整;(2)志愿者可棒击肩膀,不要打头;(3)重复次数不宜过多。
      4,投球问名
      游戏目的:检验名字是否记忆准确
      需要道具:一个方便抛接的球或玩具
      游戏步骤:(1)抛球者把球抛出,并说出接球者的名字;(2)接到球的学员把球抛出,并说出接球者的名字,如此往复。
      注意事项:(1)每个人只接抛球一次,不重复;(2)可要求说错名字的学员游戏之后表演个小节目。
      破冰之后还可以给每位学员连同他面前的桌签拍一张照片,制作成小电影的形式发给各位学员,以巩固名字记忆的效果。
      建立共同规范可通过让学员给所在分班取班名、班歌、确定班级理念的方式,比如所带32期中青班六班学员当时给自己所在分班取名为“快乐六班”,将“快乐拍手歌”确定为班歌,并明确班级理念为“绿色、健康、和谐、有度”。这样的班名、班歌、班级理念的形式,使学员更有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也更有利于学员的自我管理。
      (二)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比如每次分班研讨的时候,可以利用热身游戏活跃气氛,所选择热身游戏要求时间短,一般三五分钟结束;难度低,容易参与,心理上不觉得别扭;能让人笑起来,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放松效果;最好能给人以启发,跟当天的活动主题有所衔接,形成自然过渡。研讨时也可将游戏作为工具,使讨论更深入,比如秘密任务。
      热身活动的形式有很多,按照是否需要肢体动作,可以分为语言类和动作类,按照是否需要群体合作,可以分为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语言类的热身活动难度较低,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比较常用的有分享人生感悟、唱歌等形式,即使是比较正统的学员也能够热心参与。使用动作类活动时需要格外注意活动场所是否足够宽敞,动作难度是否太大以及学员心理上是否能够接受,健身类的“米字操”、“按摩操”,趣味性的“乌龟乌鸦”、“打乒乓球”等能够让学员精神、身体得到迅速放松,都是行之有效的热身活动。
      1,按摩操
      游戏目的:活动放松,缓解疲劳,活跃气氛
      需要道具:无
      游戏步骤:(1)请大家起立,并将椅子前推,留出足够的行走空间;(2)所有人朝一个方向转身,手搭到前一个人的肩膀上;(3)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按摩。“双手搭肩,轻轻揉”、“双手搭肩,使劲儿揉”、“双手握拳,轻轻敲”、“双手握拳,使劲儿敲”;(4)所有的人方向反过来,再次手搭肩,重复。
      注意事项:(1)椅子一定要放好,使空间宽裕;(2)可以边按摩边走动;(3)可以教一些基本的按摩手法。
      2,乌龟乌鸦
      游戏目的:活跃气氛
      需要道具:无
      游戏步骤:(1)两两一组,相对;(2)两人组中,确定一人为1号,另一人为2号;(3)两人手不接触,成似握非握状;(4)告诉学员,1号代表乌龟,2号代表乌鸦,当教师喊“乌龟”时,1号学员要迅速握住对方的手,2号逃离,当教师喊“乌鸦”时,2号学员要迅速握住对方的手,1号逃离。
      注意事项:(1)可以示范什么是似握非握状;(2)在喊“乌龟”“乌鸦”时,可以将声音拖长,如喊“乌……”持续较长时间后突然喊出后一个字。
      3,秘密任务
      游戏目的:促进学员坦诚交流
      需要道具:若干小纸条
      游戏步骤:(1)请大家将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苦恼,希望求教于其它学员的问题,写在纸条上;(2)纸条收集起来后,随机抽取,教师读后,由学员用头脑风暴形式出谋划策,被抽中的人不暴露身份,活动以匿名形式重复进行。
      注意事项:(1)为营造安全氛围,游戏是匿名的,被抽中的学员不能暴露身份;(2)所写问题要具体,指示明确;(3)纸条收集起来后,可不用读的方式,改由随机发给大家,由学员在问题后面写下自己的想法;(4)头脑风暴时进行相应引导。
      (三)结束阶段
      培训班的最后一次分班活动时,离别在即,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处理学员的伤感情绪,使之升华,并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两周的培训班或者学员比较正统、保守的,都可以用“手指操”,一个月以上的、教师觉得比较有把握的培训班都可以用背后留言。
      1,手指操
      游戏目的:提供一种健身方法,凝聚人心
      需要道具:无
      游戏步骤:(1)做手指操:第一节,指肚轻叩;第二节,十指交叉,撞击指根部;第三节,两虎口相撞;第四节,两手背相撞;第五节,两小鱼际相撞;第六节,两手腕内侧相撞,第七节,右手握拳,用力打左手手心;第八节,左手握拳,用力打右手手心;(2)请大家将左右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左手掌心朝下,右手掌心向上,与旁边的人形成两手上下交叠的状态,但不接触;(3)每一个人都闭上眼睛,感受来自他人的能量,体会班级内的给予和接纳;(4)上下手交握,所有的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教师引申至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注意事项:(1)做手指操的时候可以介绍相应穴位,提高保健效果;(2)可以指导学员与旁边人左右手上下交叠;(3)要注意最后的引申,可以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背后留言
      游戏目的:通过积极评价加深学员的自我认识,处理离别的伤感情绪
      需要道具:A4纸若干,胶条,剪刀
      游戏步骤:(1)学员相互帮助,把A4纸贴在每个人的后背上;(2)在除自己以外的所有其他人后背的纸上,写下你对他的积极评价以及你想对他表达的情感;(3)都写完之后,每个人先自我阅读,然后跟身边的人交换,由他人读给所有人听,最后再谈个人体会。
      注意事项:(1)要给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写下积极评价、表达情感;(2)要坚持将纸背在后背上写,而不是在桌子上写。
 
(执笔人;徐丽丽)
搜索

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
搜 索
热搜词: 运动会 曹勇安 陈正 全国
高级检索 政策文件检索
搜索结果:
文件格式:
全部 所有格式 WORD PPT EXCEL PDF TXT ZIP
时间范围:
全部时间 一年内 一月内 一周内 自定义

结果排序:
按相关度 按日期倒序 按日期正序
搜索位置:
标题 正文 附件
关键词:
发文机构:
发文字号:
日期:
搜索位置:
全文 标题
结果排序:
按相关度排序 按发布日期倒序 按实施日期倒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