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学院重点课题阶段成果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5日
9月29日,2010-2011年学院重点课题阶段成果报告会顺利举行。学院院长顾海良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院长李文长、牛文起,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部分专兼职教师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分为课题进展陈述、学术委员及参会教师提问、点评和建议等环节。在课题陈述环节,《教育局长领导力模型研究》课题负责人从春侠博士、《教育管理案例教学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佛朝晖博士、《我国大学领导管理干部胜任力模型研究》课题负责人郭锋教授、《教育类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负责人陈丽萍教授就课题进展情况、阶段研究成果、下一步研究的设想等作了详细陈述。各课题组也对本研究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境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出席会议的学术委员和教师对各课题所取得的进展予以了肯定,认为各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总体顺利,已产生阶段性成果,或发表了论文、或形成了研究报告、或将研究成果植入了培训课程等。同时,对各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认为我院的重点课题基本立足于学院的培训工作和学院的优势所在,属于实证性问题研究,但总体上倾向于学科体系性的研究,而欠缺针对问题的思考,内容上忽视或削弱了课题本身的特色和优势;建议进一步聚焦,以针对问题的对策研究为主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对于各课题提出的研究困境,各委员在尊重课题负责人研究独立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报告会上,顾海良院长以学者身份,对各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在报告会结束之前的讲话中,海良院长以毛泽东著名的《十六字令》词为喻,提出“科学研究的三重境界”,与出席报告会的全体教师共勉。第一层境界:“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即立足于自己感兴趣的某研究领域,埋头苦干,奠定了做科研工作的基础,做出一定的科研成果,可供自我欣赏,虽未达顶峰,但似乎也有点“离天三尺三”的感觉,具有初步的学术成就感。这基本上是做博士论文时的境界,此境界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学术进展、疏忽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运用价值。因此,要进入第二重境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即努力进入学术主流,就当前全社会或学术界关注的某一领域某一主要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提出问题中增智、在探究问题中入流、在解决问题中立说,由此发现自己的学术地位。在进入这一时段容易出现“什么热闹研究什么”的偏向,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因此,要进入第三重境界:“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即潜下心来,耐住寂寞,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就某一二个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专题,达到“天欲堕”而能“拄其间”的功力,取得领先的学术成就,达到较高的学术地位。海良院长以此三重境界的诠释,勉励学院教师立足学院培训工作、利用学院的优势特色,选准研究方向,以问题性研究为主、兼顾学科体系性研究,尽快突破第一层境界,努力实现第二重境界,有能力者冲刺第三重境界,实现个人成长与学院科学研究事业的共同发展。
学院重点课题阶段成果报告会对规范学术研究范式、敦促科研课题顺利有效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学院课题立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报告会分为课题进展陈述、学术委员及参会教师提问、点评和建议等环节。在课题陈述环节,《教育局长领导力模型研究》课题负责人从春侠博士、《教育管理案例教学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佛朝晖博士、《我国大学领导管理干部胜任力模型研究》课题负责人郭锋教授、《教育类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负责人陈丽萍教授就课题进展情况、阶段研究成果、下一步研究的设想等作了详细陈述。各课题组也对本研究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境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出席会议的学术委员和教师对各课题所取得的进展予以了肯定,认为各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总体顺利,已产生阶段性成果,或发表了论文、或形成了研究报告、或将研究成果植入了培训课程等。同时,对各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认为我院的重点课题基本立足于学院的培训工作和学院的优势所在,属于实证性问题研究,但总体上倾向于学科体系性的研究,而欠缺针对问题的思考,内容上忽视或削弱了课题本身的特色和优势;建议进一步聚焦,以针对问题的对策研究为主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对于各课题提出的研究困境,各委员在尊重课题负责人研究独立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报告会上,顾海良院长以学者身份,对各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在报告会结束之前的讲话中,海良院长以毛泽东著名的《十六字令》词为喻,提出“科学研究的三重境界”,与出席报告会的全体教师共勉。第一层境界:“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即立足于自己感兴趣的某研究领域,埋头苦干,奠定了做科研工作的基础,做出一定的科研成果,可供自我欣赏,虽未达顶峰,但似乎也有点“离天三尺三”的感觉,具有初步的学术成就感。这基本上是做博士论文时的境界,此境界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学术进展、疏忽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运用价值。因此,要进入第二重境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即努力进入学术主流,就当前全社会或学术界关注的某一领域某一主要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提出问题中增智、在探究问题中入流、在解决问题中立说,由此发现自己的学术地位。在进入这一时段容易出现“什么热闹研究什么”的偏向,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因此,要进入第三重境界:“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即潜下心来,耐住寂寞,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就某一二个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专题,达到“天欲堕”而能“拄其间”的功力,取得领先的学术成就,达到较高的学术地位。海良院长以此三重境界的诠释,勉励学院教师立足学院培训工作、利用学院的优势特色,选准研究方向,以问题性研究为主、兼顾学科体系性研究,尽快突破第一层境界,努力实现第二重境界,有能力者冲刺第三重境界,实现个人成长与学院科学研究事业的共同发展。
学院重点课题阶段成果报告会对规范学术研究范式、敦促科研课题顺利有效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学院课题立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