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信息桥梁 助力乡村振兴
——“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展望暨教育信息化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学院举办
9月9日,“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展望暨教育信息化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基础教育司、教师工作司等相关司局领导和部分专家学者出席,正在学院培训学习的高校中青班、县市教育局长班学员代表、企业代表和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会议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于京天主持。
研讨会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部教师刘益东博士,首先代表学院课题组作了“未来教育的技术空间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的专题汇报。
科技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对学院课题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总结梳理“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指标是面向“十四五”的起点,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年,发展教育信息化应该做到五点,即“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强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立地”,关注乡村振兴;“顶天”,深化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创新,构建教育发展新生态;“保底”,关注网络安全,加强数据保护。
与会代表积极发言,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师工作等角度就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方式、形态等方面进行探讨,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属性,共享了教育信息化的标杆做法,总结了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会代表还专门针对教育信息技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主题研讨。特别是来自教育部重点扶持地区的青海玉树州曲麻莱县的副县长久美求培、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嘎县教育局局长加参、河北邢台市威县教育局副局长刘东生等三位学员,联系各自地区实际对当地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困难和挑战进行了介绍。
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当加强应用驱动、机制创新,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教育教学;在乡村振兴中,教育信息化应当是“基于需求的帮扶,基于特色的支持”。(进修部 洪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