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高校中青班三班学习十九大报告体会
编者按:
2017年10月18日上午,学院组织第52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集中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直播。按照学院要求,下午分班进行了学习研讨,学员们认真准备、踊跃发言,畅谈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各个小班都进行了认真的记录整理,总班主任提出分班编发学员们的发言,共同分享。
第52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三班学员畅谈听取十九大报告的感受与体会如下:
吉林大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处处长 顾旭东:
万众瞩目,热切期待的党的十九大今天上午隆重热烈开幕,总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报告全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分析了在新时期我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绘制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并且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进行战略部署。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体会最深的一是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国家实力大幅跃升,国际地位稳步提高。二是五年来党的建设,反腐败斗争取得巨大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报告充满自信,让人自豪骄傲。报告贴近现实,突出民生,突出以人为本,比如“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的卓越领导力,特别是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党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的新贡献。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报告,鼓舞人心,信心倍增。特别是报告提到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中央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世界一流大学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真干实干,深化改革,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快速房展,为早日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把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成都大学科研处处长 郎方年:
今天上午,完整、认真的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感觉特别振奋,也很冷静、踏实,有很多想法和感受!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走上了一条独立统一的道路,踏上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迈上了一条通向中华民族振兴于世界的道路!近代以来,国家长期分崩离析,人民生活苦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独立统一,在世界上彻底站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同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日渐走到世界舞台前沿,触动了传统资本主义国家、传统欧美发达国家的利益格局,日渐改变世界政治版图!国家发展到现在,也面临方方面面的必须予以解决问题,改革进入深水区!同时,现在也正处于中国最好发展阶段,也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最佳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上下、全体党员都急需理清思路、认清现实,认清我们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策略。因此,十九大的召开,全国人民都翘首以盼,充满希望,而习近平总书记上午三个半小时的报告,完全满足了人们的期望,回答了人民希望的问题!作为我个人,在第一时间有三方面的感触,一是发自内心的自信。长期以来,我们在很多时候,说话做事,始终躲躲闪闪,不能理直气壮,不清楚国际形势,也不清楚国内实情,但是习总书记的报告清楚明了的让全国人民知己知彼,能够对自己想说的话,想做的事理直气壮的表达出来,一句话,我们理当做到理论自信,政治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总书记的报告内容很全面,思考很细致。每个领域的工作目标很透彻,触及本质;提出的策略措施很落地、很务实,没有虚话、套话、空话。三是眼光长远,着眼大局。总书记的报告直接着眼于中国梦的实现,着眼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总书记的报告规划直接触及百年大局布局,使得目标非常明确,路径非常清晰,措施非常有效。总之,总书记的报告使得全国人民、全体党员,认识高度统一,将全国人民意志拧成一股绳,共同努力奔向实现中国梦的光辉大道!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 任迎伟:
终于盼来党的十九大召开这一天,心情万分激动。十九大报告内容非常全面,令人振奋的观点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我国社会由发展的阶段向发展起来后的阶段迈进的新判断,是对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方向迈进的新判断。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就要完美收官。紧接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建设现代化”进入议事日程,为此,我们党提出了新的两步走,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对“新两步走”目标的内涵作了具体而清晰的阐述。“新两步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路径。要实现这样的中国梦,需要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理论武装,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引向更大胜利的行动指南。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在此基础上,总书记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四个伟大”的深刻内涵及其紧密关系,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分党委书记 刘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今天(10月18日)上午9点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上午,我认真观看了开幕式,有以下几点学习体会:第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第二是分两个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实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让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充满了期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了自信。第三是民生工程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报告中明确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让老百姓及其关注的住房改革,解决住房问题充满希望。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的报告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以上只是我现场听取报告时的体会,之后还需要认真学习,掌握十九大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 侯扶江:
今天上午,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做的十九大报告,备受鼓舞。我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报告为我们国家今后很长历史时期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具体路径和策略,也为全世界的和平、繁荣提供中国答案。作为一名党外人士,我感到跟着习总书记、跟着共产党有盼头、有奔头、有干头。尤其习总书记提到“山水林湖田草”,让我这个研究草的科研工作者深受启发,深受感动,体现了习总书记、党中央的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布局。习总书记提出加强基础研究,为我们这些长期重视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的农业科学工作者指出了工作重点、奋斗方向。习总书记希望我们成为三农人才,要求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绿色发展,拓展了我们的研究思路。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 胡守强:
听总书记的报告,真的比看一部大片还过瘾!所谓的大片基本上是感观刺激,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几乎也不会有什么共鸣,看完也就完了。总书记的报告主要说咱们自己的事、身边的事,既紧接地气又视野开阔,思想丰富,情真意切,充满自信,在很多方面都激发共鸣,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确是一个成功的报告!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结合个人的学习,具体的感想很多。我来自农业大学,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以及许多具体举措,更加坚定了我学农爱农兴农的决心和信心。还比如总书记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明确指出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由于多方面原因,总有某些国家某些个人对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表现出过分的热情,甚至说三道四,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中国人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人最清楚,用不着他们瞎操心!再比如,像十八大报告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句话比2013年12月5日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多了“有本领”三个字,这是对青年学子的更具体的要求。青年朋友们更应刻苦学习,勤于实践,掌握过硬本领,以报效国家,服务民族!总而言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要精读深学十九大报告,同时和自己的岗位工作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用实际工作成绩践行十九大精神!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 戴廷波:
10月18日,观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会,聆听了习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报告。报告论述全面、思想深刻;成绩鼓舞人心,使命催人奋进。使我们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个人几个粗浅体会如下:
第一,报告面向未来,论断清晰、方向明确、意义深远。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总结了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励精图治,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提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以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为引领,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强军之路、和平统一、外交等方面明确了未来党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高度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提出了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特别是提出了目前到2020年、2020-2035年、2035-2050年三个阶段的总体部署将引领和指导未来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第二,报告体现党的事业的人民性。报告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等论断,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第三,高度肯定了党的建设伟大成就及其历史地位。报告直面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最根本的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不断增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这是5年来最具深远意义的成就,也是我们取得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第四,创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并从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新发展理念、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总体国家安全、军队、“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全面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未来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方向指引。
上海财经大学纪委办公室主任、监察处处长 杨晖:
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十九大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十九大报告内容非常全面,总结的成就鼓舞人心,提出的目标振奋信心,而且在许多方面都有一些新的提法。总书记报告在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提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而这些成效的取得,是因为我们党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是因为我们党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报告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一是强调政治建设,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二是以纪律建设替代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把纪律挺在前面。作为一名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既为我们党反腐败取得的成就点赞,也深感自身的责任重大,必须不忘初心,坚定使命,保证学校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办公室主任 马壮志: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五年来,从改革军队组织架构到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从铸牢军魂到提升部队战斗力,政治建军旗帜高扬,改革强军大刀阔斧,科技兴军振羽高翔,依法治军纲纪严明,人民军队体制和结构焕然一新,发展格局焕然一新,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的成功遂行,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取得的非凡成就。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庄严宣告,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更是让人倍受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决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军队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副所馆长 唐小利:
今天上午,非常荣幸地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一同观看了我们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聆听了习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大会报告,倍加振奋、发人深思、深受鼓舞。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习总书记的报告思想丰富、情真意切,报告立足之“实”、之“远”,从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革命,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基本方略。在习总书记的报告中特别对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高校可谓迎来了新的机遇期。作为高校的一名党员干部,将深刻学习、认真领会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作为今后的行动指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担当的实践工作中,不断锤炼政治定力,在廉政从政中保持政治定力,强化四个意识,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充满智慧的贡献。
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院长 邱秋:
听了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直播,深受鼓舞。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我国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历史定位。全体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报告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报告从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十四个方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进行阐述,清晰地提出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的新部署。
作为一名研习环境法的高教工作者,深深感受到,报告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不仅给予战略方向的指引,也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和落实方案,特别是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鼓舞人心的时刻表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抓手。这次报告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国家的自信与富强。无论是对当前中国在国际体系和历史体系中的定位,还是坚定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都深切体会到国家的历史性变化。华尔街日报说,世界上有群最勤奋的人,就是中国的下乡知青、高考学子、务工人员等,短短二十多年创造了世界奇迹,把一个几乎最落后的中国变成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作为中国最勤奋的一代人中的一员,为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而骄傲,为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建设者而骄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能实现的。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辽东学院组织部部长 张钟声:
今天上午在国教院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作的大会报告。这次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通过上午的认真学习,谈几点体会。一是大会主题鲜明,回答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就是大会的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二是与时俱进理论亮点照进现实。全面总结了五年生动实践,面向未来,着眼于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新论段。对当下中国历史方位新判断就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表现为“五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党的十二大以来的最新判断,对于治国治党治军理政都提出新的更高的总要求和总遵循。较党的十八大增写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作为有担当政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决心和责任,等等。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首先带头组织好学习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其次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提高党在高校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第三全面从严落实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积极做好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工作。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作一名合格的基层党建工作者。
青岛科技大学团委书记 王锋业:
10月18日,我们有幸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集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九大作的报告,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两个百年的宏大规划,令人鼓舞和奋进!报告总结了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行动指南。报告凝聚全党智慧、顺应民心,鼓舞斗志、举旗定向。报告总结的全面深刻到位,而且通俗易懂接地气。报告中有些话直抵人心,比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句句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声声都直达人民的心底。尤其是报告的倒数第二段专门就青年一代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作为共青团工作者,我们更是受到莫大的鼓舞,抓好青年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把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张涛:
怀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认真听完了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听完后更是心潮澎湃,自豪感油然而生,自信心进一步加强。大会报告主题鲜明,体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报告内容全面,内含丰富,思想先进,分析精辟,定位准确,从十三个方面阐述了五年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并对各行各业和青年人提出了目标与期望。报告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使我们豪情万丈;始终强调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使我们时刻清醒,要有责任和担当;始终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思想统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报告语言平易近人,接地气,热情洋溢,而又铿锵有力,掌声不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另外,一个感悟是总书记的报告不但明确了国家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也对如何发展进行了科学、细致的指导,使我们明白该干啥,如何干,如何干的好。总之,报告思想深邃,规划深远,让人感动和自豪,,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体会,促使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强大的责任感投入到教育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石河子大学纪委副书记 向智勇:
党的十九大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内容丰富,总结了工作新成就,实践新经验和理论新成果。同时面向未来,对未来的愿景,既做了宏观规划,又对未来任务做了全面阐述与展望。报告全面、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五年,取得的历史性的、来之不易的成就。辛苦努力的付出,收获了成果和希望,令人欣慰和鼓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苦干、实干、埋头干,通过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这个历史性的伟大事业实践成果基础上,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得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取得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阶段、目标任务、实现途径做了战略规划、重点阐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愿景的描绘,令人精神振奋、干劲十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报告明确了党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新的长征中的伟大目标,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一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向前。
宁夏理工学院人事处处长 王璐:
聆听了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直播,深受鼓舞,回味无穷。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对国家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论断: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二,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三,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四,提出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十九大报告不仅是中国人的盛事,是一场正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和力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刻的关键会议,也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大事。英国《金融时代》称中共十九大为“改变全球局势的大事”。新加坡《联合早报》说它“将影响地区及世界政治经济未来走向”。美国《纽约时报》认为“十九大对中共/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十九大报告不仅为国家和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战略方向,而且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时间表。结合自己的工作,十九大报告关于党管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升级、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的精神,为我今后的高校人事工作给予了明确的指引,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在具体工作中予以落实。
衢州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吴利平:
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大会,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揭开新的一页。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报告,发出了时代强音,明确了历史方位,做出了新判断,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思想和基本方略,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张纲举目明方向、直面问题接地气、气势磅礴有张力,听了后感觉很自豪、很振奋、很清晰!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自豪于变革和成就。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5年,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和国家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老百姓发自内心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第二,振奋于目标和信心。郑重宣示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十四个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擘画了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和方针政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掷地有声!体现了历史担当、创造智慧和政治勇气。第三,清晰于初心和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幸福。取得的成就和新目标的完成,根本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略的科学指引,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保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切实把基层党的建设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提拔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以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人才环境集聚人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贡献。
(供稿:第52期中青班三班学员 吴利平;审稿:分班主任 杨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