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智库 > 科研智库详情页

科研智库

科研动态第六十九期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30日
 
目  录
 
       1、学院第九期“学术讲坛”暨2007-2008年部分课题结题报告会顺利结束
       2、走近孔子弘扬儒学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四届会员大会系列活动在北京和曲阜举行
      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负责人国家级科研培训会举办
      4、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协作处处长中上晶代访问我院
      5、纪念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25周年专题:历任理事长简介(四)
                  邹时炎——第四、五届理事会理事长
      6、 成果要报(二十四)
◆     《高校领导干部培训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9)
◆     《美国联邦及州政府对营利性院校的管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     《公地困境与制度分析:中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渐进改革》(《教育学术月刊》2009.6)

学院第九期“学术讲坛”
暨2007-2008年部分课题结题报告会顺利结束
 
      9月17日,学院2007-2008年部分课题结题报告会顺利举办。参加结题的学院重点课题有郭锋教授主持的“服务型政府提供和管理教育类产品体制创新研究”、于京天副教授主持的“教育干部培训管理研究”;一般课题有杨红霞副教授的“营利性高等学校管理研究”;青年专项课题有茶世俊副教授的“大学研究生教育自主管理模式生成机制研究”、司洪昌副教授的“当前县域教育发展的路径:一个县的田野调查”。报告会由副院长牛文起主持,学院专兼职教师参加了会议。
      报告会采取课题主持人陈述答辩、专家鉴定组点评及自由交流三个环节。鉴定组成员由9位专家组成,院外特邀的有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学飞、高教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博士、第35期高校领导进修班学习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刘志军教授、第3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办公室主任唐玉光教授;院内有副院长李文长教授、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邢晖教授、学校管理教研部主任赵庆典教授、国际教育教研部主任史朝教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许玉乾教授。
      在陈述答辩环节,各课题人就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简述后,重点就课题组或个人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及观点进行了详细陈述。针对各个课题,专家组成员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有的考问研究方法、有的质询研究意义、有的涉及具体的研究内容,比如,“目前我国政府是服务型还是管理型”、“国家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定位、是否需要核心竞争力”、“营利性高等教育与私立高等教育有何异同”、“‘公地困境’理论的缘起如何、借用此理论研究研究生教育的困境是否有效”、“县域教育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对历史进行了回顾,是否有必要重点展现当前的情况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各课题负责人对专家的问题,或侃侃而谈,或面露难色,或据理力争,或虚心交流。整个过程既有专家指点,又有学术争鸣,气氛紧张而活跃。
      随后,各专家组成员对结题活动和各个课题逐一进行了点评。专家们认为,学院的课题结题组织方式不错,值得肯定和推广;各个课题选题总体很好,比较有意义。需要注意问题包括:第一、学术研究独立性应进一步加强,学术人应该有独立的思考、独立的论断;第二、要进一步注重学术规范,在研究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第三、研究课题应避免出现资料的堆积,应注重通过对历史或现实资料的分析而对未来使然状态予以判断;第四、课题题目略显宽泛,概念界定稍显模糊;第五、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学院学员资源优势;第六、课题负责人在陈述课题过程中,节奏和时间把握得不甚到位。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专家们一致同意五个课题全部结题,同时认为各个课题都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索,建议课题负责人能够在各自课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小处着手,立足一个点、一个问题,进入扩展式深入研究。
      此次结题报告会的5项课题都是2007-2008年度学院立项课题。 2007-2008年度立项的17项课题中,有三项尚未完成,已申请延期。
      集中组织结题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对规范学术研究范式,推动新一轮课题立项有指导意义。
 
(执笔人:井美莹)

走近孔子 弘扬儒学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
    
   联合会第四届会员大会系列活动在北京和曲阜举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为纪念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诞生2560周年,国际儒学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共同举办了以“儒学的当代使命”为主题的“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于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长顾秀莲,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叶选平致辞。来自海内外的300多位知名儒学专家、学者及各界代表参加了会议。
      贾庆林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四届会员大会上强调,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儒学,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贾庆林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向长期致力于研究、传播、弘扬儒学以及整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谢意和亲切的问候。他说,孔子是儒家学说的主要创立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做出的思想和文化上的杰出贡献,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纪念。儒学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思想学说的主流,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支柱与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团结和进步,对于中国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儒学也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东方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新的形势和时代条件下,进行儒学研究、传播、交流的目的和使命,就是要把儒家思想同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发挥它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儒学,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儒学的基本特征、基本精神的研究,弘扬儒学的思想精华,紧密联系新的实际,把儒学创造性地应用到解决今天遇到的问题中去,让这一古老的思想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要坚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挖掘、整理、研究和应用儒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要积极向世界介绍、推广儒学研究的成果,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位儒学界学者以及北京市大专院校、文化界和知识界的部分代表参加。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德国波恩大学教授顾彬、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池田知久等在大会上发言。这次大会围绕主题,按“儒学与世界和平”、“儒学与全球经济发展”、“儒学的实质和核心价值”、“儒学与现代人生”、“儒学与全球多元化”、“当代儒学研究与儒学教育”等六个议题举行分论坛。23日,国际儒学联合会举行了第四届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国际儒学联合会新一届领导机构成员。叶选平连任会长。我院于建福教授当选为新一届理事,并与香港大学何佩雄教授于26日共同主持了“儒学的实质和核心价值”分论坛,还以“乐学从善尚中贵和——解读奥运会开幕式所吟诵的《论语》名句”为题在分论坛上作了交流。
      27日下午,各与会代表赴山东曲阜参加了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研究院儒学会堂开幕,评选出“孔子文化奖”获奖机构——中国孔子基金会和获奖个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杜维明、范曾、成中英、梁成武在会上作了主题演讲。27日晚,与会代表在曲阜杏坛剧场出席了以“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的200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出席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有国外驻华使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世界儒学大会代表、海外孔子学院代表、孔子后裔代表等3000余人。会上,举行了“孔子教育奖”和首届“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在致辞中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读第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和“孔子教育奖荣誉奖”获奖名单。姜大明和方茂田为“孔子教育奖”获奖代表——阿富汗帕萨伊发展计划帕萨伊语言委员会阿布杜•阿哈德•穆拉•默罕默德先生,菲律宾阿古市市长艾瑞古•扬•桑德拉女士颁奖,唐虔为“孔子教育奖荣誉奖”获奖代表——不丹教育部非正规及继续教育计划高级项目官员罗勃赞•多尔吉先生颁奖。
      28日上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祭孔大典在孔庙大成殿前隆重举行。在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主持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等先后向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敬献花篮;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宣读祭文。随后,全场嘉宾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在《天下大同》的乐舞告祭声中,公祭孔子大典告成。
      经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本届大会圆满完成了预期议题,形成了诸多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所举办的学术论坛、国际研讨会、纪念孔子诞辰等活动在海内外引起普遍关注,为研究儒学思想、继承儒学精华、发扬儒学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9年度立项课题负责人国家级科研培训会举办
 
      2009年9月12至14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层学术报告厅举办了2009年度立项课题负责人国家级教育科研培训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所近400名课题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我院2009年度新立课题负责人国际教育教研部副教授余海波博士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中央教科所袁振国教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克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民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辛涛教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曾天山研究员、《教育研究》高宝立编审等分别就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与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科学定量研究、如何做好教育科研课题、教育科研论文写等问题等作了专题报告。首都师范大学田汉族副教授还做了示范性的《中学优秀校长成长过程案例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有关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
      该培训会有助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负责人提高开题质量,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并按照课题要求按时优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执笔人:余海波)
 
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协作处处长中上晶代访问我院
 
      2009年9月22日,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协作处处长中上晶代、处长助理吴岩顺访我院。科研与合作交流处副处长许淑红、项目主管李强、国际教育教研部主任史朝教授、日本留学教师代表吕文妙博士等与来宾会谈。
      科研与合作交流处副处长许淑红向来宾简要介绍了“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项目”教育部拟于2010年举办的培训计划。根据教育部直属司的意见,2010年赴日本培训团将重点学习借鉴日本国立大学及其他类型大学的办学经验。中上晶代女士表示,立命馆大学作为日本一所私立名校,非常愿意继续承担中国高校领导在日本大学培训考察的组织工作。在培训主题方面,中上晶代女士建议在立命馆大学的培训可安排教学和产学研合作作为分主题,并表示将草拟项目研修方案。中上晶代女士还简要介绍了最近日本文部科学省重点资助的“推进大学国际化项目”,全日本共有13所大学入选,其中包括东北大学、东京大学、筑波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和九州大学在内的7所国立大学以及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明治大学、立命馆大学等6所私立大学。立命馆大学从日本政府每年将得到约三亿四千万日元的拨款,连同自筹的六千万日元,共四亿日元,用于招收留学生等国际化项目。会谈中,双方还探讨了两机构在人员交流、共同组织日本大学管理人员来华培训等方面的可能性。
      立命馆大学位于日本京都,曾组织承办2007年“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
 (执笔人:李强)
纪念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25周年专题:历任理事长简介(四)
 
邹 时 炎
——第四、五届理事会理事长
 
      邹时炎,1933年3月生,湖北松滋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松滋任小学教师。1960年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分团委书记和学生辅导员。1965年任湖北省高教厅、文教局副科长,省教育局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处长,1979年任副局长。1983年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1985年至1993年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国家总督学等职务。1993年至2003年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现为高教管理研究会顾问。
      邹时炎同志长期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既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又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1997年5月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学术研讨会上,改选成立第四届理事会,邹时炎同志当选为理事长。2001年12月,在海口召开的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邹时炎同志再次被推举为理事长。
(执笔人:岳胜军)
 
成果要报(二十四)
 
高校领导干部培训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发表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作者:郑树山(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摘 要】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系统开展的高校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做出的积极贡献。作者认为: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培训,对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强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对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海外培训,对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引领作用;加强专题培训,对推进高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挥了重要的提升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努力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领导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看法和意见。
 
美国联邦及州政府对营利性院校的管理
发表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作者:杨红霞(社会科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摘 要】营利性院校在美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各司其职,并通过直接和间接的管理与资助等手段来保证营利性院校的健康发展。其灵活变通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为营利性院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扶持和促进的作用。
 
公地困境与制度分析:
中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渐进改革
发表于《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6期
作者:茶世俊(学校管理教研部讲师、博士)
 
     【摘 要】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怕乱”是影响政策选择的一种常见心理现象。针对预期教育乱象的不确定性,政策部门通过预先约束策略空间、选择性激励、多元监控等渐进主义策略,较好地控制了大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行为,保障了体制改革的有序进行。从制度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看,乱象约束下的渐进政策调整是持不同理性标准的政策部门与政策目标群体(大学)在面临机会主义强激励但监控机制相对薄弱的特定情境下进行策略性互动的结果。由此,可以建立渐进政策调整的一个解释框架,即“公地困境与制度分析”。该框架表明,在相对稳定的行动者理性和资源属性、群体文化等情境诱因以及随政策调整力度加大而扩展的策略空间条件下,机会主义行为监控机制是影响政策调整模式选择的关键约束条件。
搜索

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
搜 索
热搜词: 全国 运动会 陈正 新洲
高级检索 政策文件检索
搜索结果:
文件格式:
全部 所有格式 WORD PPT EXCEL PDF TXT ZIP
时间范围:
全部时间 一年内 一月内 一周内 自定义

结果排序:
按相关度 按日期倒序 按日期正序
搜索位置:
标题 正文 附件
关键词:
发文机构:
发文字号:
日期:
搜索位置:
全文 标题
结果排序:
按相关度排序 按发布日期倒序 按实施日期倒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