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第二期全国地县督学培训班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06日
吕文妙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教育督导工作带来了许多新变化。为进一步提高对督导工作的认识,促进督学专业化能力建设,2007年6月18日-28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了第二期全国地县督学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位教育督导工作者参加了培训。他们聆听了多场专家精彩的报告,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专业理论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开展教育督学工作的能力显著增强。
一、明确教育督导职责,建设与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教育督导是对教育工作实施行政性监督的制度,是推动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两基攻坚工作中,教育督导制度很好的发挥了作用,为“两基”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建立了对县级党政领导教育责任目标考核制度,把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进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该制度对促进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教育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国家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高度重视,既让学员们感到振奋,又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学员们一致认为,在取得对教育督导工作重要性的一致认识后,如何开展工作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实践出真知,要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学员们介绍了各地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的作法,并结合工作实际对教育督导制度建设进行了反思。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简翠燕谈到:1、广东为了落实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制定了《广东省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每年一次的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政府办学职责,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为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各地的教育综合实力,创建教育强镇、教育强市制度,对有条件的镇,市进行督导评估,鼓励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效益。3、制定有效的督导工作规划,建立督导制度。番禺区建立了校长、教师、学生三个个体评价制度,中小学校年度督导评估工作制度,镇级教育工作评估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
西藏昌都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应海也谈到该地区的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两基攻坚工作,层层设立领导小组,行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及解决的问题,每年年终单独考核兑现奖惩制度。重视“防流控辍”工作,建立双线目标责任制,确立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第一责任人,同样以目标责任书的签订来规范责、权、利,通过对学校管理的指导,努力从学校内部加强,留住学生。同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开展工作:1、每年对全地区教育督导人员进行培训。2、要求各县真实、准确地调查好人员及儿童受教育状况。3、对资料进行分类造册、建档、建立电子资料。4、对攻坚过程中的文件、简报、工作影像、图片资料分类整理,宣传并存档等。5、地区督导深入乡、校及教学点手把手的教。6、重视整改工作。督导开展工作后,对提出的问题均要求认真梳理,并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落实责任人,定期复查。验收前的自查自评报告,必须公示15天,并经本县人大审核后才允许上报。
教育督导工作是各地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离不开各地政府的支持。但是对于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在各地却大不相同,由此也给督导工作的具体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内蒙古锡盟锡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张桂琴指出:督导室设在教育局没有自主权。现在督导工作都是教育局安排,主要做一些两基档案整理,完成调查报告。督导室是政府行为,但是难执行,如果督导职责明确,工作就会更好开展。鉴于在很多地方,人民政府督导室是教育局的一个科室,难督政的情况。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督导室朱君义督学谈到:在发文件的时候,督导室与组织人事部门同时盖章,联合下发,这样督导工作的力度就比较大。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李进泰也说:在督导工作开展方面,聘请县里主要领导,如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县长、公安局长、财政局长等兼任督学,从而加大宣传力度,使各方面重视督学工作。同时,我们采用多元督导的方式,共同参与督导,得到各部门的重视。内蒙古锡盟白旗教育局督导室冀仲元更深层次地谈到;两基之后,督导室应该有自己的思路。它不单是理念层面,更应是强硬政策的推进。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严其林说:过去督导室是安置机构,现在督导室与教育局平级。按照国务院文件设立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由省对市对县,上级对下级进行评估。每年进行一次的教育考核评比中,必须前15位才有提升资格,而且该考核必须要有督导室签名,这样督导室更具有权威性。
教育督导室行使政府权力进行督政,但是大多数处在教育局下面,运行经费也占教育局经费,受双重领导,在督政方面,对下级机构有影响,对同级部门工作就难开展。确立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之后,乡镇一级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为大大缩小,县一级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就更是大大削弱。学员们一致认为,确定教育督导的行政地位,明确职责是完善教育督导制度的必要条件。
二、认真做好教育督导工作,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督导的工作特色。督学是教育督导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是有目可睹的。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改进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是群众所盼,也是教育督导的目的所在。在督学过程中,特别要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积极让学校参与进来。开展督学工作时,要注意督和导结合,既要有强制性督促又要有一定的价值导向;要构建一系列科学的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校背景,避免出现评估模式僵硬化。督导是为了学校,学校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伊宏谈到:现在督导工作现在由以行政方式为主转为督学工作为主。区设立教育工作指导小组,相关部门副主任担任成员,对学校工作每年一考核,两年一表彰,并且制定指标体系、方案,在学校实施三年后进行评估。但是许多时候评校被认为是评校长,同时评价时运用评价语言的话,学校特色就很难体现,而如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作好总结的话又背离了指标体系。另外,各校情况不同,分析基础不好做,三年跨度变动大也不好分析,总之,评价工作专业性很强。今年结合区内300多所民办教育机构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与民办教育协会共同研究非学历民办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对其进行评估。学员们认为:要让学校了解督学评估是有利于学校建设,这样学校才会支持,督导评估工作才可以更好开展。
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师中心傅立群也谈到广东的做法:广东省在03年成立了省教育评估中心,把督导与评估分开。05年广州市教育局也成立了教育评估中心。督导室主要负责制定政策,进行督政,教育评估中心主要负责执行政策,从业务角度进行督学。这些年开展了许多专项督学工作,比如1994-2004年搞的“等级学校评估”;规范化学校评估验收;高中教学评估等。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实行“小机构,大网络”,建立专家库,充分利用专家的力量开展评估工作。现在,利用督导、评估等手段进行管理和领导,已经成为广州市教育系统的一种理念和共识。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教育程度不一,现有督导制度呈现出区域多样性的特征。有些地区督导制度还刚刚建立,在开展素质教育督导工作时偏重点也有所不同。素质教育涉及面极广,在西藏昌都地区,由于师资整合很难,乡一层师资困难,现在该地区督导主要看按国家课程标准是否开齐开好,德育室有否开放。此外,不单西藏地区,在蒙古地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小学阶段同时学习三种语言,学生负担很重。而在湖南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城乡二元结构下,城镇教师富余,农村缺编,教师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而且除了留守儿童多之外,还有一些厌学儿童,地区“防流控辍”工作很难开展。在省会城市青海西宁,群众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高,但是由于流动人口多,目前国家划拨义务教育经费里没有计入其儿女的教育经费,地方财政又困难,两免一补经费无出处,政策好,执行却难,学生辍学率高。
优秀的师资,是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备条件。西部地区孔雀东南飞,同时城市又从农村提调,师资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在北京,现在校际差距大,好的教师老被挖走,教师队伍问题也一样严峻。教师问题,教师工资待遇差距问题也是督导工作里的一个难点。从教育原理来看,教师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师的积极流动会带给学校活力,促进教育发展,应该允许鼓励教师交流。但这种假设是建立在教师总体水平相对稳定情况下的。学员们一致认为,各学校到处挖人貌似学校个体所为,实际上直接触及教育的均衡发展,应该认真做好督导工作,从国家层面考虑培养大批的教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保障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
三、抓好队伍建设,努力创新机制,进一步推动教育督导事业的发展
教育督导的权威性不仅因为它是依法行使权力的工作性质决定的,还因为它是建立在教育督导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上。要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就要做到科学民主的督导,就需要一批优秀的专职、兼职督学队伍。因此,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是推动教育督导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安徽省明光市教育督导室张正友说到:政府正在逐步加大力度,督导工作从模糊向清晰阶段发展,督学工作由虚变实,发展势头是好的,但是各地方的督导工作的重要程度、开展程度差异大,督导工作任重道远。在督导工作执行过程中,督导角色定位问题存在模糊之处。湖南湘西苗族自治州政府督导室副主任督学石维仲认为:督导的关键是与政府的关系,即督导的权限问题。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应该独立,各省也是这样,至少与教育厅应是平级关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督导室科长吴晓哲认为:教育督导发展的关键是机制的建立与运行。现在教育督导编制没有统一,有公务员编制的,也有事业编制,有些地区甚至没有自己的编制没有真正的实体单位。机制的制约影响着督导职能的发挥,解决好督导工作人员的级别、待遇问题,才能更好的开展督学和督政工作。督导队伍应该专业化,作为督导人员,督导专业能力是关键,它包括业务能力、执法能力以及政策能力,要知法知政,要懂得法律,还要熟悉政府的政策文件。学员们认为,现在督导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督导队伍要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的督导意识和督导能力。要努力抓好督导队伍的建设,注意加强人员选配,吸纳真正懂行、有比较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的专家。督导工作人员要懂理论、有实践,要加强研究教育督导的理论,努力成为行家,才能真正把督导工作做好。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调研员孙学民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教育督导机制建设的见解:1、抓好督导自身队伍建设。要建好选派、聘用机制,公务员考试合格的大学生不适合督学条件,人事部门应该开通从学校选一些40—50岁人到督学队伍补充。2、确定督导领导机制。领导更换频繁对队伍建设不利,要选一些特约督学,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样有利于做好督学工作。3、开展督导人员培训。很多督学有一线工作经验,但没有督学督政工作经验。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组织督学参加培训。4、建立教育督导经费保障机制。应该在国家督导条例里列入督导专项经费。
学员们一致认为,一部具有指导性、法规性的条例,将会促进教育督导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使教育督导工作更具实效性。国家督导条例的出台,必然会把教育督导工作带入一个崭新局面,促进教育督导事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