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学校校长培训班”培训纪要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8日
在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启动仪式结束之后,来自全国21个省级承办单位的200名培训项目实践基地学校的校长按照培训安排,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了为期一天半的培训。
10月19日下午,200名实践基地学校校长集中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于京天对项目的管理体制、部门职责以及培训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此次培训的根本目标是让企业的慈善捐助发挥最大效益,让政府的政策措施达到预期目的,让各项目承办单位和执行单位有所收获,让参训校长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使类似项目能够持续开展。随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戚业国教授给与会学员带来了题为《影子培训的特点与指导》的专题报告。戚业国教授在报告中对“影子培训”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指出“影子培训”的目标着重于教育思想、理念的转变和教育经验的学习迁移,因此“影子培训”的主要环节与流程应包括学校观察、校长行为观察、学校管理分析、学校管理的启示与借鉴、受训者任职学校改进思路与设计、后续跟踪与联系六个内容。同时指出与会校长要明确学员与导师的关系,积极做好培训基地的准备、组织和培训学员的组织、管理工作,并对学员校长及其所在的学校提供后续联系与支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训的质量,按质按时按量的完成上级主管部分给予的重任。随后,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和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校长徐金才先后介绍了本校在影子培训中的相关经验。
10月20日下午,在结束了上午分组对“基地学校开展影子培训的经验与问题”这一问题的研讨之后,各组带着各自设计的基地学校影子培训指导方案大纲汇聚一堂,新建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长田征、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校长王品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校长冷芬腾和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长宋红斌分别代表各自研讨组汇报了研讨成果。四位校长分别代表各自小组感谢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共同搭建的这一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表示要在项目整体要求的框架之下积极制定具体执行方案,在培训之前不仅要做好准备工作、按照要求执行培训工作,更要与西部各对口学校建立长期的联系,共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最后,项目办公室主任于京天就各小组设计的方案大纲进行了总体点评,对基地学校校长所持的全面开放、深度接触的态度予以肯定,希望个基地学校校长要提高责任意识,立即行动抓紧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同时希望来自一线的各位基地实践校长提供更多生动的案例,贡献更多相关的智慧,为本项目乃至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10月19日下午,200名实践基地学校校长集中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于京天对项目的管理体制、部门职责以及培训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此次培训的根本目标是让企业的慈善捐助发挥最大效益,让政府的政策措施达到预期目的,让各项目承办单位和执行单位有所收获,让参训校长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使类似项目能够持续开展。随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戚业国教授给与会学员带来了题为《影子培训的特点与指导》的专题报告。戚业国教授在报告中对“影子培训”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指出“影子培训”的目标着重于教育思想、理念的转变和教育经验的学习迁移,因此“影子培训”的主要环节与流程应包括学校观察、校长行为观察、学校管理分析、学校管理的启示与借鉴、受训者任职学校改进思路与设计、后续跟踪与联系六个内容。同时指出与会校长要明确学员与导师的关系,积极做好培训基地的准备、组织和培训学员的组织、管理工作,并对学员校长及其所在的学校提供后续联系与支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训的质量,按质按时按量的完成上级主管部分给予的重任。随后,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和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校长徐金才先后介绍了本校在影子培训中的相关经验。
10月20日下午,在结束了上午分组对“基地学校开展影子培训的经验与问题”这一问题的研讨之后,各组带着各自设计的基地学校影子培训指导方案大纲汇聚一堂,新建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长田征、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校长王品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校长冷芬腾和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长宋红斌分别代表各自研讨组汇报了研讨成果。四位校长分别代表各自小组感谢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共同搭建的这一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表示要在项目整体要求的框架之下积极制定具体执行方案,在培训之前不仅要做好准备工作、按照要求执行培训工作,更要与西部各对口学校建立长期的联系,共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最后,项目办公室主任于京天就各小组设计的方案大纲进行了总体点评,对基地学校校长所持的全面开放、深度接触的态度予以肯定,希望个基地学校校长要提高责任意识,立即行动抓紧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同时希望来自一线的各位基地实践校长提供更多生动的案例,贡献更多相关的智慧,为本项目乃至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