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12期高校中层干部专题研修班学习心得
河海大学法学院 孔祥冬
(2017年4月20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为期一个月的第12期高校中层干部专题研修班即将结束,在这一个月里,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国家行政教育学院为学员精心设计的培训计划,课程安排紧凑,内容涵盖广,形式丰富多样;也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像金涌院士等一批大师级专家学者,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开拓的学术视野、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体会深刻;也学到了很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政策、知识、理念和经验做法。这些都必将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注入新的动力,此时此刻,谨代表同学们向学院领导和老师汇报学习研修收获,我把学习总结为“三个三”,即三点认识、三种收获、三个感谢。
一、三点认识
首先是责任重大,勇于担当。授课专家通过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分析,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任重道远。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我们,深感到这份责任,也要敢于担当。要有胸怀天下的气度,更要有带头冲锋的勇气。不学则罔、无为则怠,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
二是各具特色、协同发展。在此次培训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很多专家都强调了“特色”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对于一个高校来说,“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质量”。我们听到特别多的观点就是特色办学,我们每个学校处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起点、不同的专业特色和办学目标,大家既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各具特色、通力合作,协同发展。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是解放思想,勇于突破。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历史命运的关键。高等教育发展的出路是深化改革,要在改革中寻找出路、在发展中寻求突破。改革的前提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解放思想追求的目标有三个突破,即突破前人、突破别人和突破自己。我们的追求在路上,成长也在路上,这就要求我们要敢于突破前人、勇于突破别人、善于突破自己。
二、三种收获
首先,是理论的提升。培训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专家讲座,钟秉林教授的《加强科学谋划,推进内涵建设》、顾海良教授的《深化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金涌院士的《科学创新能力的养成》、展立新教授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金灿荣教授的《特朗普当选后的中美关系与中国外交》、张占斌主任的《新常态背景下的经济发展》等专题报告,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了理论前沿,获得了新知、充实了自己。
其次,实践经验的积累。清华大学王希勤副校长的《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南京大学谈哲敏副校长的《本科教学改革》、北京工商大学谭向勇书记的《创新内部管理 促进内涵发展创新》都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改革实践。培训中的分组讨论、学员论坛,让我们兄弟院校之间深入开展了工作交流,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做法。
再次,深厚同学情谊的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破冰活动、趣味运动会、卡拉OK大赛等等,运动场上、课上课下同学们充分交流,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深深地感受到彼此间的关心和浓浓的情谊,为今后工作中更好地开拓进取、创新工作方法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三、三个感谢
感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向往的地方,学院给我们提供了更高的发展平台,让我们从这里再次起航,为高等教育事业继续奋斗;感谢所有的老师,你们精心的准备,无私的传授知识和经验,尤其是班主任丁月牙老师和王敬红老师,对全体学员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感谢所有的学员,大家从陌生到熟悉,到今天的难分难舍,让我们体会到家的温暖和亲密无间的协作,每个人都为集体贡献着美好,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总之,一个月的学习培训经历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加油站,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助推器,是我们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会以更大的激情、智慧和勇气,在实践中书写责任、梦想和辉煌。
(孔祥冬:第12期高校中层干部专题研修班总班长、河海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