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造性人才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03日
政府、企业、学校各界人士同台对话,大学、中学、小学管理人员济济一堂。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造性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07’春季教育论坛”于2007年4月3日如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领导干部、高校中青年干部、地市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中小学校长400多人参加了论坛。政府、企业、学校的100多名代表应邀分别在主论坛、圆桌会议和专题论坛发表讲演。
教育部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教育部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郑树山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他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他说,学校教育是人才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的多种能力(包括创造潜能)形成和发展的奠基期和敏感期,如果说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基础教育就是奠基工程,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石。
郑树山院长指出,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构建一个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必须以系统的观点统筹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就业等各个环节,形成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有效体制和机制。他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抓住“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造性人才培养”这一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充分利用学院汇聚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干部的有利条件,把在学院参训学习的中小学校长、地市教育局长、高校中青年后备干部以及高校校级领导组织起来,举办“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造性人才培养”论坛,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他希望通过论坛,实现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智慧的启迪,加深对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造性人才培养这一重大课题的思考,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论坛共设三个分主题: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与社会期待、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政策与行动。论坛讲演人分别从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关系、创造性人才的特征与要求、我国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困惑、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途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等角度,以主旨演讲、圆桌会议、专题论坛等形式,阐述各自的实践与思考,展开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
我院一直十分重视把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相结合,把教育基本理论的传授与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相结合。为探索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的新途径和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式,学院决定每年选取为社会、教育界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教育论坛,为不同类型教育管理干部之间以及教育与社会之间搭建设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为社会打开一面了解教育的窗口。本次论坛就是为这种努力所做的尝试。这样大规模的高校干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校长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同堂对话在我院尚属首次,在国内还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