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悉尼大学为案例 深入了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
王治军 茶世俊
2008年3月14日下午,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高校领导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培训考察团圆满结束了在悉尼的第一阶段学习,在悉尼大学举行了隆重而简洁的结业仪式。结业仪式由悉尼大学亚太学院院长Robyn女士主持,悉尼大学校长Gavin Brown教授、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邱绍芳总领事及总领事馆教育组白刚参赞、科技组刘志明参赞等领导出席了结业仪式。悉尼大学Gavin Brown校长和邱绍芳总领事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中国高校领导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培训考察团共有26人组成,其中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有关部委所属高校和部分地方高校的21位校级领导,1位学院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团一行于3月9日抵达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3月10日上午,悉尼大学举行了欢迎仪式,悉尼大学校长Gavin Brown教授、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John Hearn教授出席了欢迎仪式。悉尼大学校长Gavin Brown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培训团团长、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代表培训团致辞。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围绕“科研、教学及管理:质量、特色和创新”的主题,培训团成员集中参加了由悉尼大学提供的各项学习和考察活动。培训团听取了由悉尼大学副校长和高层主管、澳大利亚大学教育质量评估署总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官员等提供的14个专题报告,内容包括《全球高等教育环境下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1-5-40:悉尼大学战略规划与实施机制》、《教学质量与专业发展》、《大学科研策略与法律环境》、《大学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系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与机构调整》、《州政府与高等学校:从政府角度看大学》等。此外,还就科研合作模式、多校园管理体系等问题,参观考察了悉尼大学光学系统超高带宽机器设备中心、澳大利亚应用机器人研究所、悉尼科技大学、西悉尼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并与在悉尼大学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代表进行了交流。综合上述安排,悉尼阶段的学习特点为:在了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培训主题对悉尼大学进行全方位考察和学习,通过解剖这所传统名校在新时期的科研、教学和组织管理模式,透视澳大利亚大学当前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所采取的策略选择和组织管理模式。
悉尼大学对本次培训给予了高度关注,悉尼大学亚太学院具体承办并进行了周密组织,分管战略规划、科研、教学、外事的四位副校长以及学术委员会主席、教学中心主任、人事部长等高级主管为中国大学校长们作了精彩的授课。授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着力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宏观形势和悉尼大学历史发展的背景下介绍悉尼大学当前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使中国大学校长们既了解了澳大利亚宏观教育形势,感受到了悉尼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对悉尼大学在新时期以“1-5-40”战略引领下的远大抱负、强大自信及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有了全方位认识。
在悉尼大学培训结束当天晚上,培训团举行了讨论会,小结了本阶段学习,讨论了下一阶段安排。结合先前的资料阅读和在悉尼期间的学习考察,大家交流了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尤其是悉尼大学的认识。大家认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是一个强调自主、开放、竞争、制衡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下一些特征:大学坚持“利益相关者”取向的教育理念,注重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生基础教育和研究生科研训练;大学依据本校章程进行分权管理和自主治理;大学强调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商业化运营;政府通过立法、拨款或与社会合作,独立或共同对大学教学和科研质量进行外部监督;大学以完善的法律保障为前提采取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模式;大学人才培养向国际开放和融合等。经过认真讨论,培训团提出了由概况、教学、科研、管理、启示、建议等组成的总报告框架,并明确了写作分工,要求大家在后期学习中,围绕上述问题开展深入的资料分析、观点提炼和比较研究,最终形成反映这次海外培训学习成果的综合报告。
培训团全体成员高度重视这次海外培训,大家学习热情高,认真听讲,踊跃与授课专家交流,并由专人负责相关专题报告的记录工作。为增加信息量,培训团十分注意资料收集,除收集了所有课程的PPT和对每堂课进行录音之外,还收集了《悉尼大学法》、《1-5-40:悉尼大学2006-2010年战略规划》、悉尼大学院系课程安排等文件和资料,并就"1-5-40"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学院负责人进行了个别访谈。从目前学员反映情况看,由于我院进行了周密的需求调查和预培训,并与澳方对课程进行了系统设计,行前还汇集了校长们关注的问题,加上悉尼学习期间授课教师层次较高、教学组织紧张而有序,本阶段培训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按照日程安排,培训团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墨尔本大学进行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并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和奥克兰大学等进行考察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