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高校中青班举行第四次分班研讨活动
2017年10月11日下午,第52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行第四次分班研讨活动,各班分别聚焦不同领域和工作重点进行研讨,分享思想、交流工作。
一班学员重点围绕高校二级学院工作主题展开研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副院长李再兴介绍了该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从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特色学科交叉等方面分享了该校理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思考。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院长肖振红着重介绍了二级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和经验,学院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秉承“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坚持育人为本根本任务,以师资队伍为关键,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提高质量为核心,面向西藏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
二班学员围绕高校管理相关工作展开研讨。
上海外国语大学基金会、校友会黄震宇处长围绕高校信息化公开,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经验和做法。大连海事大学图书档案馆那春光馆长认为,高校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增长,更要关注学生信息素养、获取动力、启迪智慧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图书馆为依托,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魏进家院长介绍了所在学院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大类招生、自由转专业、学生选课等措施。扬州大学文学院陈军院长围绕学校管理工作的精细服务、精致服务、精准服务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班学员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主题开展研讨。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涛,以“肩负区域发展历史使命,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题,介绍了陕西理工大学扎根秦巴,坚持内涵发展与服务区域相结合,牢记责任使命,着眼未来办教育的艰苦奋斗过程。分享了学校落实“一章八制”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做法,全面开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成就。上海财经大学纪委办主任、监察处处长杨晖分别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制度的演进和探索,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分享了上海财经大学从制度建设、信息公开、民主管理三个方面规范权力运行的内部治理实践探索。
四班学员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处长冯锋结合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详细介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整个选拔和培养的过程,谈了这种精细化培养所取得成效。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鹏结合语言类大学的办学特色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学校研究生管理从集中统一管理到推进二级管理过程中的体会,分析了研究生管理特别是外国留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骆朝辉结合新疆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谈了学校对学生在网络和宗教仪式等方面的管理和要求,同时交流了学校在“三进”制度、三级联系制度等方面的学生管理经验。
五班学员围绕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主题展开学习讨论。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孙伟作主旨发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展、以学生成果为导向的工程教育等情况,结合大连理工大学的实践探索,从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国际等效标准、各环节重点工作,如何进一步完善工程教育体系、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等阐述了观点和体会。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崔凯介绍了所开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关情况,从理念引领、结构优化、模式创新、质量保障等方面谈了认识和看法。
六班学员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西藏大学教育学院副处长陈娟介绍了西藏和西藏大学发展历史及现状。南开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曾利剑以“致力服务大学使命,助力建设一流大学”为题,从高校校友工作角度,介绍了南开大学的一些新举措、新做法。他通过对高校校友工作相关政策和大学章程对校友工作的定位分析,列举了南开大学在校友工作方面的重点任务、品牌项目和工作收获。
分班研讨活动中,各班学员还再次就外出调研活动的调研主题、调研地域和调研学校等事宜进行了讨论。
(供稿:第52期中青班学员 于成文、刘永生、陈军、吴利平、周庆才、陈抗震、曾利剑;审稿:总班主任 李永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