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十九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开班
2009年6月21日,第十九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开班式,279名来自全国高校的辅导员、团委书记以及党支部书记等将接受为期一周的培训。本次培训班是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统筹协调下,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负责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刘贵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李文长出席了开班式。李文长副院长在开班式讲话中指出,本次培训班非常重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次培训班主要帮助学员学习了解中央关于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精神,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总结交流各地各校新的探索和经验,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本次培训班主题明确,内容集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希望学员遵守学院规章制度,并预祝大家学习取得丰硕成果。
开班式结束以后,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刘贵芹副司长作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报告。刘贵芹副司长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靠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适应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要求,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和巩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理念。自觉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位置,把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
2、要明确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项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自觉走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前列,要让大学生学会做人。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要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一是力争在几年内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艰巨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国家根据新课程方案,组织全国的专家编写了新教材,并对全国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对教学方法等作了探讨。要通过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理论课。教育部重点抓教材的修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教学改革,抓宏观指导。二是切实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发展。切实抓好党、团、学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重要作用。要切实抓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和建设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做好共青团组织建设、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指导。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争让全体学生都参加。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品牌和载体,体现学校特色。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要善于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三是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水平。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91808人,其中一线专职辅导员64624人(不含院系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另外还有本专科兼职辅导员29329人,班主任212851人。高校辅导员队伍在人员数量上有较大提高,队伍整体学历水平不断提高,学科背景不断优化,能力素质逐步提升,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迈进,一支年轻而有朝气的辅导员队伍正在逐步形成。今后,教育部将重点抓辅导员配备工作,按照本专科生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配备一线专职辅导员,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培养,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攻读学位。
4、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学校内部来讲,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
二、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胡锦涛总书记所希望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三贴近”的工作原则,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研究工作对象,读懂80后、90后大学生, 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其次,必须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指导工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打造平台。第三,有针对性地予以分类指导,切实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国防生和免费师范生和单亲家庭大学生,以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等不同类别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全面发展,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有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要有发展;不仅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发展,其科学文化素质也要有发展;不仅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发展,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教师队伍也要有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央16号文件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要按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二将用马克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凝聚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道路”引领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理论体系”来武装大学生。三是对大学生的教育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坚持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四要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五要按照稳定是硬任务的要求,继续保持高校持续多年的稳定局面,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统筹兼顾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统筹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是要统筹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德育是方向和保证,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美育是重要内容;二是要统筹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系;三是统筹好大、中、小,本、硕、博各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四是统筹好普通高校、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筹好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以及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五是统筹好广泛性和先进性的关系;六是统筹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七是统筹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执笔人:余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