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详情

学院新闻

第58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行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2日

  11月21日上午,根据培训班教学计划和学习安排,第58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行了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四个课题小组的代表进行了成果汇报。汇报会由二班学员、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主持。

  “课题研究”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在学员中有组织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式。本期培训班77名学员立足工作特点、研究专长、岗位需求和兴趣爱好,结合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组成了18个课题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聚焦高校党建、思政教育、学科建设、本科生教育、研究生培养、大学治理、高校信息化、教师队伍及高校后勤保障等议题,以团队的形式通过现场考察、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会上,一班课题汇报人、湖南城市学院团委副书记王琦作了《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及机制研究》的课题汇报。课题组以“实践育人共同体”为主题,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需求,选择典型性案例和样本,通过访谈、案例、问卷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分析了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现状和问题,探析了影响新时代实践育人共同体的主体、客体、内容、制度、环境等因素,比较了一体化、多元化、混合型共同体构建模式的差异,并从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协同机制、创新机制和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探索了加强和完善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有效路径,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建设性的思路和见解。

  二班课题汇报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符平教授作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的课题汇报。课题组认为“学院办大学”模式成为最近20年大多数高校的改革目标和实践探索,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资料,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建构、问卷分析和典型个案分析,研究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的背景和各高校的实践,重点分析了“校办院”与“院办校”的理想模式与现实境遇,得出了一些较为新颖的观点结论。课题组认为学院都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实现五大职能奠定基础;同时,大学的支持又必须给予学院充分的自治权,才能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学院的内涵式发展。

  三班课题汇报人、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长、机关党委书记孙雪峰作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引领性探讨》的课题汇报。课题组分析了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党建特色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党建特色品牌活动的建设是一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工作,既要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又要有持之以恒的落地实践。汇报人从优秀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特色意识、注重专项活动及主题教育的创新成效、充分挖掘学校特色、着眼于专业学科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明确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基础。各高校要着重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党建特色项目,用特色项目凝聚、感染党员和群众,最终有效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发展。

  四班课题汇报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许正宏教授作了《一流学科建设路径与评价体系构建》的课题汇报。课题组认为现阶段高校一流学科应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扎根中国大地,围绕彰显国际学术水平和中国发展贡献进行构建;各高校要充分利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评价诊断”循环优化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通过“找差距——补短板——扩优势——建能力”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探索构建“个性化脸谱式”评价模式。

  全班77名学员在听取课题组代表汇报的基础上,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积极分享了各自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心得。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课题研究,团队成员之间探讨了问题、加深了交流、形成了共识、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能力,实现了理论和实践、学习和研究的有机统一,对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供稿: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蔡文成;审稿:总班主任 李永贤)

搜索

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
搜 索
热搜词: 政治 理论课 教师 骨干
高级检索 政策文件检索
搜索结果:
文件格式:
全部 所有格式 WORD PPT EXCEL PDF TXT ZIP
时间范围:
全部时间 一年内 一月内 一周内 自定义

结果排序:
按相关度 按日期倒序 按日期正序
搜索位置:
标题 正文 附件
关键词:
发文机构:
发文字号:
日期:
搜索位置:
全文 标题
结果排序:
按相关度排序 按发布日期倒序 按实施日期倒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