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五期“建设高品质学校”全国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国教院教字〔2021〕2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将于2021年上半年举办第五期“建设高品质学校”全国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研修主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围绕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工作方针与重点任务,认真领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要求,以实施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为主题,深入思考新时代中小学管理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专题讲座、名校长讲坛、专家报告、案例剖析、跟岗研修、课程拓展、典型案例等方式,着力提高中小学骨干校长建设高品质学校的水平。
二、主要课程
1.新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
2.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实践探索;
3.育人模式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4.走向优质学校的几条路径;
5.杭州探索:义务段教育课程改革与展望;
6.以需求为导向的校本研修体系的架构;
7.智慧教育路径:“学校大脑”的创建与运行
8.简单亦可精彩—改进学校管理的“道”与“术”;
9.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基于课程建设路径的学校文化实践;
10.素养立意的新单元教学设计。
三、参训人员
各省市骨干校长,以初中、小学为主,共计100 人。
四、研修时间
2021年3月21日---3月28日,共8天。
3月21日(周日)下午17:00前报到,3月28日下午返程。
五、培训形式
1.专题讲座。资深专家专题讲授教育政策与形势、基础教育热点问题,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育评价、校园安全及法律法规,学校教育转型、校长职级制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内容。
2.经典案例。杭州市课程教学改革校长介绍经验和成果,分享课程教学改革在行政管理、课程架构、队伍建设、硬件投入、品牌管理、优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经验和思考。
3.现场教学。深入浙江省课改成果丰硕的知名学校,感受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感受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及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应用;感受学校校园文化。
4.跟岗研修。走进杭州市知名中小学,围绕校园文化、课堂教学、课程研发、校本研修、教师成长、办学机制等,进行学习交流。
5.论坛研讨。就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对话交流,分享智慧,拓宽思路。
六、研修地点
浙江省杭州市
七、考核与结业
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间,遵守学习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听取专题报告,积极参加研讨和交流,经考核合格,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颁发结业证书。
八.研修费用
培训费(含培训资料、教学管理、课程研发、教学场地、交通费等)每人3200元,在报到时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收取。往返交通费和食宿费由参训学员回所在单位报销。
统一安排食宿。食宿费:每人每天 260元。伙食费和住宿费在报到时由酒店收取。
九、报名方式
1.请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按照各地需求择优推荐参训人选,并于2021年3月15日前将《报名汇总表》(见附件1)填写并发送到报名联系人电子信箱。
2.请将本通知转发到有关县市教育局和参训学员,参训学员在收到提醒网上报名的短信后,可根据《网上报名操作指南》(见附件2),于2021年3月20日前进行网上《学员情况登记表》信息填报(原件由本人报到时交签到处)。
报名联系人:王甜
联系电话:010—69248888转3503
报名邮箱:pxzs@naea.edu.cn 或240303925@qq.com(杭州)
有关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食宿方面的事情可咨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浙江萧山基地 金韩英
联系电话:0571—82637281 13867168809
十、报到注意事项
1.报到时须提交盖有单位公章的《学员情况登记表》原件(带照片)、身份证以及1寸彩色照片1张,以便办理学员证。
2.请学员携带本校有特色的典型经验材料或比较突出的经验总结,以备交流,并发送电子版至 524821409@qq.com。
3.报到地点:浙江 杭州 (开元萧山宾馆)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人民路77号 (地铁2号线人民路站A2出口)
电话: 0571—82881888
十一、乘车路线
※杭州火车东站(杭州汽车东站)——开元萧山宾馆
地铁4号线至钱江路下车(不出站台)换乘地铁2号线至人民路站下车,出站即到宾馆
※杭州火车城站——开元萧山宾馆
地铁1号线至凤起路站下车(不出站台)换乘地铁2号线至人民路站下车,出A2即到宾馆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开元萧山宾馆
出租车至酒店,大约80元左右费用
※萧山机场大巴至萧山汽车站,汽车站直接出租车,约起步价10元。
附件: 1.附件1.docx
2.附件2.docx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